中国快消品B2B行业发展报告(2017)

托比研究 2017-07-19 11:23:53

引言

2017年,中国B2B行业在2016年的基础上继续蓬勃发展,行业新模式、新企业层出不穷。快消品B2B行业在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经济浪潮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传统快消品行业融入互联网的大潮愈演愈烈,马云提出的“新零售”概念更是给快消品行业添了一把火。互联网+快消品已经到了“不谈风口,只说走向”的时代。

这一年,资本继续追逐作为行业改造先行者的B2B平台,中商惠民、掌合天下、易酒批、爱便利、51订货、豫便利等等,8起过亿融资让行业更加向头部集中,而平台也开始正视传统快消分销环节中的各个角色及其价值主张,改造供应链,回归商业本质令平台更加注重服务价值,也更加务实。

这一年,便利店成为新的风口。快消玩家们纷纷加入对夫妻老婆店进行便利店改造的阵营,罗森、全家、美宜佳、全时、红旗、便利蜂、7-11,线上线下融合并努力向线下延伸已经成为大势。

这一年,传统品牌商们不再观望,纷纷进入新零售体系的探索。康师傅、娃哈哈、双鹿、联合利华、宝洁等为代表的一、二线品牌纷纷建立自己的互联网部门,拓宽营销渠道,拉近与终端的距离,提升用户体验,打造智慧供应链。

在整个零售产业链上,快消品B2B平台、传统品牌商、经销商、零售店、服务商都开始快速参与进来,与此同时,包括金融、支付、物流、SssS应用在内的众多服务商们,在新一轮的互联网大潮中更是不甘落后,平安银行、易宝支付、云鸟科技、维捷城配、易订货、E签宝等等,在快消品各链条的服务中努力提供自己的价值。快消产业链的各重要节点共同掀起了消费升级的互联网化浪潮。

中国快消品行业的互联网化趋势越来越成为社会瞻目的焦点。互联网对传统零售产业链的赋能,平台予便利店的赋能,平台数据予品牌商的赋能,将给我们带来一个真正的新零售时代。

在中国电子商务协会B2B行业分会的指导下,托比研究团队在多年数据积累与行业分析的基础上,推出了《中国快消品B2B行业发展报告(2017)》,对行业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整理、分析、研究,希望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版权声明

本报告包含的所有内容的所有权归属托比网,受中国及国际版权法保护。对本报告上的内容在无托比网的授权下进行修改、发布、转发、再版、交易等行为将被禁止,若如违反将追究法律责任。但不包含数据引用、文章部分内容引用等行为。引用时须注明“托比网研究报告”字样。

编写团队

指导:中国电子商务协会B2B行业分会

撰写:托比网研究团队

主编:申飞

执笔:张旭宁  唐雪松

资料及整理:张继镇、王瑜琨、张田甜、金昭延、尹亚娜、单蓓蓓、张小芳、徐曼、安子楠、辛美玲、胡静、任晓移、刘宁波

由于水平有限,数据获取艰难,考虑维度并不全面,本报告一定有不少纰漏之处。抛砖引玉,请行业内各位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内容提要

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按照消费类型划分出的商品零售额一项是对我国快消品市场规模进行计算的主要参考依据。目前我国快消品市场容量会在5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网上流通规模在63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6年达到了33.23万亿元人民币,其增速自2010年就开始出现下滑,从2010年的18.3%连续下降到了2016年的10.4%。虽然增速呈现出连续下滑,但市场规模的总体容量对国民经济的增长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当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时,网络消费无疑是拉动整个消费经济回稳的重要把手。网络销售额增速在过去七年间(2010-2016)整体保持在25%以上,远高于同期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速度。正是在社会消费品规模不断扩大以及网络购物增速持续上升的双轮驱动下,快速消费品的在线流通增速继续保持了高位增长。

面对行业总体表现的持续低迷,各路销售主体需要进一步对存量市场进行淘汰整合与升级改造,对销售链路的互联网化和消费物品的质量升级势在必行,影响这一切最为紧密的关注点则在于对社会消费群体的新消费习惯和新的商业环境要重点了解与适应。

自2015年国家将“互联网+”政策上升为国家经济战略发展高度后,各行各业拥抱、跨界互联网的势头如火如荼,“无网不商”的理念正在侵染着每个创业者和传统企业决策者的头脑。现如今,消费互联网经济的成熟和产业互联网的快速崛起等事实也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由电子商务/互联网所引发的新动力时代。

截止2017年6月份,托比网企业数据库共收录115家主要快消品B2B电商企业,其中货品交易型平台95家,企业服务型平台20家,它们总部成立地址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中部、中东部、中南部等区域,其中北京、深圳、杭州等三城市已经成为注册地址最为密集区,区域性特征说明了电商平台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当地城市水平的影响。在这115家主要快消品B2B电商企业中,获投企业共48家,占比41.7%,募得资金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涉投方达到108家。

行业发展仍处于各个企业争相布局市场的阶段,只不过从2015年的跑马圈地过渡到了近两年的产业下沉,但行业模式的未成熟和行业发展的机遇都一并存在。

2001年到2012年,快消品行业在进行互联网的跨界和融合上还处于萌芽起步阶段。这个阶段我国快消品B2B电商企业的整体出现速度较为缓慢,但形态的多样化已经开始显现。

2013年到2015年,可谓是快消品TO B历史上的一波增长浪潮。与第一阶段明显不同的是,货品交易为主的B2B电商企业成为这一阶段快消电商发展的主要形态,除此之外也开始出现两类新基因企业,分别是以中商惠民、掌合天下、进货宝为代表的原生创业公司和以阿里零售通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企业。

现阶段我国快消品B2B电商企业的发展正处在调整期。从数量上来讲,2016年以来快消品B2B电商企业新上线平台数量出现大幅下降,其二这些新成立的平台迄今为止只有四家获得了融资,可以看到快消品B2B创投界正在遇冷,新模式需亟待探索。

自2016年7月开始,托比研究库又收录了20起获投资本事件,涉及金额超过36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商惠民以13亿元人民币的获投金额稳居第一,紧跟其后的是易酒批的1亿美元和掌合天下的7.56亿元的收购合约。这些大额资本进入快消平台进而引起了获投企业的商业模式的布局上发生了微妙变化,也加快了整个行业发展进程。

快消品B2B电商模式主要关涉的对象就是品牌商、层级分销商、中小零售终端等快消链路上的主体。撮合和自营属于以B2B电商形式介入这些主体后所产生的一种异于层级分销模式的直接交易型商业模式。两者的共同点就是快消货品的供给方与采购方通过快消B2B平台进行采购信息沟通之后所发生的一种在线交易模式,旨在完成快消品交易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闭环。这里面需要注意两点是基于人的沟通和基于货的交易。

新零售在各业界的讨论热闹非凡,但终其核心思想则在于形成“新”的零售业。何谓“新”?托比研究认为,“新”的关键在于借助互联网各种技术手段对传统零售业进行一种革新,包括生产流程、供求关系、消费体验。当然,新零售的本质最终还是要回归零售业的本质,即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比如定制化的商品购买,场景化的消费体验等。

便利店成为各路资本实践新零售策略的重要场景。

在近三年的发展中,快消品B2B经历了一个从跑马圈地(2015年)到产业下沉(2016年)再到今年便利店风口再起的波动阶段。快消品行业在跨界互联网的演变上也经历一个从关注厂家分销的提质增效走到了一个关注消费者的供应链重构阶段,原本就因消费者而起的行业在今天重新回归到了消费者的角度。

自1987年中国大陆出现第一家便利店以来,便利店行业在中国发展迅猛。截止2016年底,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达到9.8万家,便利店品牌超过260个,市场规模超过1300亿元。不考虑石油系便利店,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最多的品牌前五名包括美宜佳、天福、红旗连锁、十足/之上、全家等。近年来,便利店行业销售额在零售业总销售额中占比上升。

当前中国便利店行业,还呈现以下特点:品牌集中度逐渐加大、各区域行业发展不平衡、区域市场壁垒突出、各区域竞争角力点不同等。

便利店经营模式大体分为全国性高端品牌与区域性大众品牌。前者以711和全家为代表,后者以美宜佳和天福为代表。从各便利店品牌展店模式看,又大致可分为自营和特许经营(加盟)两种模式,由于各便利店品牌市场开发策略和拟进入市场环境不同,特许经营(加盟)的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

便利店经营主要依靠自有商品和生鲜食品带来高毛利,并且货品周转率决定经营效率;特许经营(加盟)模式是便利店展店的主要方式;高效供应链是便利店行业的必备支撑,其中包括物流配送系统和信息系统等。

参考成熟市场经验,便利店盈利需要一个市场培育期;度过早期(导入期)持续亏损之后,大幅动态关店(包含迁址经营)是便利店连锁在成长期和成熟期的扩张过程中普遍发生的现象。由此在连锁网络扩张过程中,便利店连锁可能需要通过“大进大出”来进行门店网络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实际上,便利企业的核心价值在于管理能力,而不是门店数量。

展望未来,中国便利店行业传统商超继续加速布局、门店将展现前所未有的价值,但是也必须正视便利店经营的盈利困局。从市场竞争角度看,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均收入提高、消费升级以及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巨头和传统零售巨头都加大了对便利店行业的投入与布局。未来各类玩家在中国便利店行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

blob.png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