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广昌产业互联网低调潜行 下一个流量风口来临

互金咖 2018-01-30 08:50:48

原标题:郭广昌产业互联网低调潜行 下一个流量风口来临

image.png

进入2018年以来,B2B龙头上海钢联(300226.SZ)无疑是A股市场一颗耀眼的明星。截至1月25日收盘,在前期连续涨停之后,公司股票当天出位高位震荡,终盘以跌停板报收,报57.12元。尽管如此,上海钢联今年以来的涨幅仍超过五成,高达52.32%。

此前,作为复星集团最终控制人,集团掌门人郭广昌已在产业互联网低调潜行多年。最初,上海钢联2000 年开始从事资讯类业务,2008 年切入钢铁电商,2014 年起逐步整合物流及供应链服务环节。上海钢联的控股股东为亚东广信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控股比例为 24.17%,亚东广信的控股股东为郭广昌。

据互金咖了解,钢铁电商的兴起恰逢 2015 年“产业互联网元年”,各方资本纷纷投入钢铁电商行业。其中,阿里巴巴投资五矿旗下的“鑫益联”、红杉资本领投找钢网等。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数据,2014 年我国大宗商品电子商务有 580 多家,涉及钢材的有 100 多家;截至2017 年,全国曾经投入过的钢铁电商已经超过 300 家。

对此,申万宏源分析师刘洋表示,钢铁电商经历三年整合,行业领军已初见雏形。2016 年各类电商大幅亏损,进入整合期。当年,五矿发展旗下的五矿电子商务亏损 7217.06 万元,中钢网亏损3824.16 万元。不过,从2017 年开始,钢铁市场回暖,钢铁电商行业在经历了迅速兴起与激烈竞争的阶段后,呈现出整合的趋势。

国海研究所证券分析师宝幼琛认为,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围绕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不断演进,大体可以分为 3 个阶段,分别是改变信息连接的商情咨询 1.0 时代、改变交易服务的场景 2.0 时代、整合产业与供应链的金融服务 3.0 时代。

其中,B2C互联网经历 20 年的发展,“衣食住行高频场景”大都已有巨头存在,形成了以 BAT 为首的巨头格局,新的高频应用场景越发稀缺。“而 B 端的产业互联网仍是蓝海,其发展远落后于 B2C 消费互联网,有望诞生下个互联网巨头。”宝幼琛预计。

产业互联网低调潜行

截至目前,郭广昌通过复星集团控股多家国内大型上市公司。截至今年1月16日,复星国际市值1236.21 亿元,旗下子公司达 100 多家,复星医药市值 954.71 亿元,国药控股市值 721.07 亿元,豫园商城市值 155.52 亿元,海南矿业市值 188.44 亿元。

image.png

公开资料表明,上海钢联于2008 年成立钢银电商(835092.OC),开始筹划进入钢铁电商行业。经过 5 年积累,在2013 年推出钢银电商平台。2014 年 3 月,钢联物联网成立,负责钢材现货交易、仓储物流、融资等供应链服务。2014 年 9 月筹资资金 6 亿建设区域钢铁电商中心项目。

2015 年 1 月,运钢网成立,布局钢材物流行业;同年,钢银钱庄三大产品上线,开始提供供应链服务服务。2015 年 12 月,钢银电商在新三板挂牌,在新三板创新层营业收入位列第一。随着供应链环节的完善,上海钢联逐渐形成了以钢铁“寄售+撮合”交易为核心的综合服务生态圈。

不过,钢银电商2015 年战略投入加大,出现短期亏损,2016 年恢复正毛利率,2017 年营收乐观。营收方面,钢银电商营业收入连续三年增速超过 100%;净利润方面,前期的大量投入使得钢银电商 2014 与 2015 年(2015 年巨亏 4.34 亿)遭遇亏损。2016 年,钢银电商实现盈利1825 万元,2017上半年实现盈利 1581 万元,全年盈利乐观。

值得一提的是,钢银电商经过多次股权变动,郭广昌控制权更加集中。此前,在钢银电商发展过程中,郭广昌控制的亚东广信等公司多次参与钢银电商增发,是钢银电商资金的重要来源。

2017 年 11 月,钢银电商公布《上海钢银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方案》,向亚东广信司和上海钢联子公司上海钢联物联网有限公司(钢联物联网)定向发行股票合计不超过 2.22 亿份,发行价 4.5 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10 亿元。其中,亚东广信认购 9 亿元;钢联物联网认购 1 亿元。

本次增发后,最终控制人不变,预计总股本数达 10.21 亿股,郭广昌通过上海钢联持股 4.35亿股,通过上海钢联物联网持股 0.82 亿股,通过亚东广信持股 2 亿股,共计 7.17 亿股,持股占比增加至 70.23%。

下一个流量风口来临

此外,在宝幼琛看来,下一个互联网巨头将诞生在产业互联网。其中,大宗商品是产业互联网率先落地的领域。

image.png

其理由在于,首先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剧烈,产业链用户对数据服务高频次,是目前十分稀缺的高频应用之一。

其次,大宗电商的风口效应显著,大宗商品已经度过了单边上涨的十年牛市,进入了震荡阶段,传统盈利模式(交易差价)已经难以为继,依托互联网的高效率、低成本大宗贸易开始迅猛发展,钢铁电商已占钢铁交易市场份额接近 20%。

最后,大宗商品金融属性最为明显,期现结合以及产业层层垫资带来巨大刚性融资服务需求,有助于互联网落地商业模式。

宝幼琛预计,在“资金规模增大”和“风控水平提升”两大驱动下,供应链金融在 B2B 平台交易中渗透率将大幅提升,供应链金融收入将显著增长。

刘洋也称,即使在“脱虚向实”背景下,现金贷、智能投顾等持续收紧,但国办发政策专文在力推供应链金融创新。2017 年 10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意见》),这也是供应链金融作为独立主体首次写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将推动供应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鼓励商业银行、供应链核心企业等建立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高效便捷的融资渠道。鼓励供应链核心企业、金融机构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建设的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对接,发展线上应收账款融资等供应链金融模式。

此外,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通过建立线上交易平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颠覆了过往以融资为核心的供应链模式,转为以企业的交易过程为核心,并将过去围绕核心大企业的“1+N”模式,拓展为围绕中小企业自身交易的“N+N”模式。

“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创新之处在于,借助网络技术彻底革新了风险管理的定义与操作模式。”刘洋认为。“传统的风控只注重对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利润表的审查,而现在风控部门必须综合研究‘四流’,即商流、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可以说供应链金融平台的发展是市场的必然需求。”

实际上,从 2017 年开始,伴随平台逐渐成熟,交易规模达到一定体量,钢铁及化工电商平台的盈利模式已经走向成熟,大宗电商整体盈利水平不断好转。

“我们预计大宗电商从单纯的线上交易朝供应链金融、数据服务等增值服务转型已经达到一定程度,2018 年将成为全面加速落实利润的一年。”宝幼琛称。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