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消息,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李鸣涛在亿邦动力网主办的“2014中国(常州)电子商务应用发展年会”上发表了演讲,他特别提到,传统百货企业涉足电商要改变原来以出租柜台为主的经营模式,更多的去介入到整个商品供应链中。
李鸣涛表示,百货店这种经营业态在电子商务领域受到了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很多观念潮。“我认为百货店未来可能更多是关注自己核心能力的培养,那么核心能力如何定位?我认为就在于如何通过我们一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去满足消费者线下消费体验的提升。”
在李鸣涛看来,百货业未来要改变以出租柜台为主的经营模式,更多的去介入到整个商品供应链中。
而对于批发市场行业,李鸣涛认为,短期内不会受到电商直营物流太大冲击。“但如果立足长远的话,就要增加旗下物流集散的培养。这样的物流集散的能力,在未来电子商务时代,依然是我们传统市场优势和核心能力。”
据了解,本届大会已于今日在常州武进区假日酒店隆重召开。会议围绕“实体经济如何借势电商”年会主题,分别就“B2B2.0激活实体电商”、“贸易商转型B2B交易平台”、“实体企业的二次创业与创新”等话题进行了务实探讨和交流。会上,李鸣涛发表了主题为《实体经济电子商务转型的难点和政策要点》的演讲。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副院长
以下是演讲实录:
李鸣涛: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样一次盛会,也对刚才成功签约的企业表示祝贺。来之前,亿邦动力网郑总跟我说你只有10分钟,我就直奔主题了。
刚才两位致辞的领导都提到了一个标准性的事件就是阿里成功上市,如果以阿里上市为电子商务标志性结点的话。
未来中国十年的电子商务它的发展源泉和动力的三个方面
一个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实体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二个就是三四线城市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电子商务的应用,还有一个就是电子商务的国际化。所以我认为今天我们利用这个年会集中去探讨实体经济,它的电子商务究竟如何应用,我觉得非常具有现实的价值。
如果我们去回顾中国近20年电子商务发展历程,我们看到一个基本的逻辑,我们互联网的普及催生了大量的网民,大量的网络消费者,那么整合了这些网络消费者形成的巨大的需求是牵引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巨大一个动力源泉,在它的牵引下我们催生了近5千亿规模的电子商务服务群体,服务了56.8亿我们的实体经济,在服务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除了网络消费者直接需求外,我们通过电子商务服务业的影响和带动,正在影响着我们实体经济的发展模式,发展的思路。
我们看到了李宁的渠道变革,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海尔开始全面的互联网化,我们看到了万达它的O2O,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因为我们看到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那么区别于传统的流通形势,电子商务无论是对于消费、对于流通、对于生产都开始产生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影响。我们看到随着90后新一代网络消费群体的逐步成长,他们的消费习惯正在改变传统的消费形式。在流通端,我们看到了众多O2O的发展模式,区别于传统流通,电子商务能够带给我们实体经济最大的好处,就是数据透明化。可以完全掌握消费者的需求数据,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消费趋势的变化,我们在以前通过实体流通的环节很难达到这样的状态,也就是通过电子商务我们的消费变的更加透明,我们的生产将会成为向个性化、定制化发展。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一切稳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一切神圣的东西都将被亵渎,我们现在也面临着以信息文明为主的时代,面向这样的时代,颠覆、跨界有可能成为中国21世纪的新常态。
面对这样的时代需求,我们实体经济如何面对?
我认为有五个方面。第一个关于电子商务定位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该如何认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究竟在传统企业和实体经济究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可能是我们首先要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在这样一个问题的引导下,可能我们会发现我们传统经济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战略可能需要进一步的调整,有了战略,人才在哪里?我们知道所有的电子商务企业都比较缺人,我们传统企业和实体经济又缺乏专门的专门人才。
那么变革,相对而言非常痛苦,这样的改变可能对于我们实体经济来讲,我们传统企业来讲,未来究竟能够产生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心里可能没有一个准确的把握。所以面对这5个痛点,我觉得我们传统企业可能更多需要审视,我们目前的整体企业组织架构,包括战略和人才,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审视过程。但是无论多痛,我认为传统企业和传统经济一定要转,必须要转,那么转的方向是什么?我简单说几个。
比如说你是一个百货店,我们知道百货店这种经营业态在电子商务领域受到一个比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出现了很多观念潮。我认为百货店未来可能更多是关注自己核心能力的培养,那么核心能力如何定位?我认为就在于如何通过我们一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去满足我们消费者线下这种消费体验的提升,这里面也出现了很多成功的案例。那么核心来讲,对于我们传统的百货店,更多要满足未来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线下消费体验,我觉得这是一个核心。
同时我们可能要改变原来我们以出租柜台为主的经营模式,更多的去介入到整个商品供应链中。如果你现在是一个批发市场,我觉得短期内可能我们电商直营物流不会给你产生很大的冲击,如果立足长远的话,你要增加旗下物流集散的培养。这样的物流集散的能力,在未来电子商务时代,依然是我们传统市场优势和核心能力。
如果你是一个生产商,更多要考虑核心产品核心服务的能力打造,无论未来我们面对什么样的消费者,我们为我们消费者所带来的个性化产品,这种适合的他们服务,是我们价值的核心。那么我们可能要在整个生产组织中,更多去考虑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及如何面向未来消费趋势的变化,去调整我们的企业架构。
对于传统服务业,我们一样新的技术会对我们整个服务组织形式产生一个重大的变革和影响。但是服务能力这种服务体验的提升,依然是我们面临的核心。同样我们要积极去引入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来提升我们自身的服务能力。我认为这几个典型传统业态,在未来都要积极和引入新一代信息技术,去提升我们自己的核心能力,我认为这是不变的一个核心。
关于电商政策
那么谈到政策,面向实体经济转型,我相信各个地方政府出台了很多具体支持转型的政策。在国家的层面政策的重点,电子商务下一个十年的发展,将打造一个更完善的政策和基础环境。
那么未来我认为电子商务发展面临三个难点,一个还是物流问题,如何在24小时内物流送货必达?第二个数据方面,我认为大数据将会成为电子商务的一个重要支撑手段,随着它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我们会发现对于数据更新对于一些服务的企业的需求会非常大,从政府方面也会积极引导相关资源向数据基础设施转变。最后一个是制度发展,我们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对传统一套政策法规环境提出新的挑战,我们现有的监管制度已经不适应电子商务面向全国全球的统一市场的发展需求,急需我们调整去改变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在整个政策层面,提出了三个原则,一个是多放少管,第二个多予少取,第三个多帮少诿。我相信在基本原则的指导下,我们的政策环境会更加的适合我们电子商务的一个发展需求。
那么从下一个阶段政策重点上,包括地方如何形成一个面向电子商务需要便利的高效的政府体制,第二个在法律法规层面如何打造一个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环境。在支持政策方面,面向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问题和重大需求,如何通过政策的需求和引导来创造一个更好发展的环境,这也是我们的重点。
在基础设施方面包括物流可能都是发展的重点。最后在信用体系也是相关部委重点着力打造的重点。总的原则,我认为从政策层面对于电子商务首先是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未来战略的制高点,来进行扶持和发展,在重大领域要进行政策性的重大支持。在监管方面,是市场监管总的要促进电子商务在未来十年的一个又好又快的发展。
以上就是我向大家分享的内容,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