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签名想要乘风飞翔,合规、合法才能成就产业春天

谭冉/于芳妮 经济网 2017-09-04 08:25:01

电子签名并不是签名的电子化,而是一个有很大发展空间的业态。电子签名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两个“推动器”,一是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另一个则是资本大佬的簇拥。那么,被资本看好的电子签名市场究竟有多大?

blob.png

电子签名的专业解释是指数据电文中以电子形式所含、所附用于识别签名人身份并表明签名人认可其中内容的数据。通俗点说,电子签名就是通过密码技术对电子文档的电子形式的签名,并非是书面签名的数字图像化。

如今,电子签名会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应用广泛,这还要“归功”于2016年由银监会、工信部、公安部、网信办联合发布的《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明确规定为规范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需要对出借人与借款人的基本信息和交易信息等使用电子签名、电子存证。法大大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法务官梅臻指出,是监管引爆了电子签名新红利。

今年年初,业内便预测称电子签名技术或迎来“第二春”。

千亿级市场规模,边际成本几乎为0

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时代,电子签名也迎来资本送来的“橄榄枝”,那么在资本力量的助推下,电子签名的市场规模有多大?

在梅臻看来,综合这个产业的上下游来看,起码是一个百亿级体量的市场。信天创投合伙人张俊熹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她赞同该观点,由于目前越来越多的行业对于无纸化、在线化、移动化办公已经持积极的态度,因此未来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目前电子签名产业已经超过百亿级的市场规模”。

对此,伯藜创投管理合伙人秦志勇告诉《经济》记者,虽然目前电子签名的市场规模没有官方的统计数字,但可以推断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他向记者提供了一组参考数据,2015年全国电子商务总额约为15万亿元,签约合同数量约有1500亿笔,如果按照每笔1元计算,那么这个市场规模大概是1500亿元左右,所以说这是一个千亿级的市场并不为过。

既然资本蜂拥而入,该产业是否已经处于风口期?秦志勇向记者表示,目前整个行业处于早期快速增长期,市场潜力巨大。

张俊熹也认为,他们正站在大时代的起点。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第三方电子签名市场及用户研究报告》中显示,2016年国内提供第三方电子签名产品/服务的厂商数量为26家,相较于2013年的3家呈现倍数增长态势,截至记者发稿,这一数量已达33家。此外,资本在近两年也开始关注并进入第三方电子签名市场,融资事件及金额不断攀升,相较于2015年0.9亿元的融资金额,2016年已经超过1.6亿元人民币。

“目前,融到B轮的企业有法大大,融到A+轮的有e签宝等。”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分析师丁兆增告诉《经济》记者。

对于企业的“扎堆”布局,张俊熹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发展现象,如果该行业的“玩家”众多,就可以更快催生出无纸化合同的市场。

秦志勇也认为更多的企业以及资本入局对于推动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教育市场这一方面会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那么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来看,电子签名是否实现了盈利?秦志勇告诉记者,虽然前期的投入非常巨大,尤其是在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市场教育方面,但基于SaaS服务的最大好处就是边际成本几乎为零,因此对于它的盈利能力非常看好。

对此,张俊熹补充道,前期对于产品的开发及各项技术的投入不小,但随着业务量的快速增长,对于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持续不断地研发投入。

互金并非未来主战场,99%市场尚未开发

对于电子签名厂商而言,被资本热捧,那么它的应用领域又是怎么样的呢?梅臻表示,现如今的电子签名普遍应用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同时也在向一些传统的机构渗透,譬如政府机构的红头文件、内部文件的签发,或者医疗行业的电子病历等一系列传统行业。

北京众签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廖逸在接受《经济》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应用电子签名较深的行业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互联网类的企业,例如能够提供智能支付、网络贷款和网络支付的客户;

第二类是转型的大型企业,现在很多大型集团公司,在公司内部的文件流转,审批传阅,包括与员工签署的文件都采用电子方法;

第三类是中小企业,由于中小企业数量较多,所以针对这些企业也有专门的业务技术,帮助他们跟内部、外部签署各种各样的文件。

“每年这种类型的销售客户数量会占到我们整个市场的一半,通过签电子合同,能够降低他们的操作成本。”廖逸说。

爱钱帮联合创始人赵静婷告诉《经济》记者,他们从2014年以来,就开始使用电子签名,主要用于电子交易过程中提供身份确认、签名盖章、合法授权和内容保护等方面的应用。而对于成本开支,赵静婷表示,每年使用电子签名的成本是4万元左右,相较之前传统的方法,成本并没有很大的增幅。

和成本相比,电子签名的便捷性更具优势。丁兆增告诉记者,由于电子签名的应用方向更多的是电子合同,为了节省时间考虑,电子签名的形式更受欢迎。

他举例说,现如今的网红领域也会涉及电子签名。“每一个网红都会经过专业的经纪公司来包装,在这之前会签署合同,但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一切都是未知数。因此,很多经纪公司为了防止发生变数,就采用快速生效的电子合同。”

“不仅网红领域需要电子签名,很多旅游平台也需要它的应用。”丁兆增如是说。

同程旅游公关经理汪茜告诉《经济》记者,他们确实有部分产品使用电子合同,不过这也是双向选择,线上的顾客可以选择电子合同,线下的顾客就选择纸质合同,两者并不矛盾,都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互联网金融一直都是电子签名产业的重要客户,但廖逸却不认为互联网金融市场是电子合同的主战场。“第一,它并非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内生需求,仅仅是迫于政府监管的压力才花费成本来对接电子签名公司;第二,互联网金融平台数量在逐年减少,对于电子签名平台来说,客户流失是目前的一大问题。

所以,互联网金融不是电子合同的主战场。“未来电子签名产业的重心要向供应链偏移。供应链的链条环节很多,涉及企业也很多,企业之间要签署的业务采购合同、物流运输合同、物流运输单、财务对账单等文件,都可以实现电子签名技术的切入,这样既节约了成本,又节省了时间。”廖逸说。

契约锁电子合同签署平台运营总监丛雷也对记者说,电子合同市场就目前来看,只开发了1%左右,大家仍然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合同,只认为注册协议、在线去点击确认的服务条款就是电子合同。但实际上,这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合同,只是电子化的合同,并不具有法律效力。所以,未来还有99%的市场可以去开发,分行业逐步渗透。长远来看,电子签名产业也会和区块链技术相结合,做一些更加深层次的技术开发。

安全隐患成老大难,浑水摸鱼者扰乱秩序

对于电子签名产业来讲,安全问题就是其软肋。

上海市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副总经理崔永强告诉《经济》记者,目前,全国CA机构面向社会、个人、法人机构和企业提供基础的身份认证证书,只要其身份准确无误,就可以申请认证证书,对于申请者的行为不作任何追究。

很多不法电子签名企业,为了节约成本,直接跳过权威的身份认证机构,独立建造一套不具法律效应的认证系统,就连密钥工具也独自设计和运作,这对消费者来说是很危险的事情。

廖逸表示,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他们也经常被客户问到安全性的问题,但可以靠技术来保证,“大型的电子签名平台一般都有一定的技术基因,在技术方面,能够为客户提供私有化服务,客户不想公开的数据,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抽取一部分摘要进行存证,不需要完全向平台公开。另外,用户如果选择将合同放在电子签名平台上,技术人员会用加密技术对这些数据在网络上传输进行安全保护。”

记者发现,考量电子签名公司是否安全可靠只能通过企业的规模和信誉度来判断。一旦出现问题,大多数人都会通过网络仲裁或者法院起诉的形式处理纠纷。

今年8月18日,中国第一家互联网法院在杭州正式成立,这对于网络纠纷的处理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经济》记者联系了国务院法制办相关工作人员,其表示在成立互联网法院之前,法制办就下发了一项任务,成立了中国互联网仲裁联盟,联盟内设有互联网仲裁云平台,包含了160余家仲裁机构,当事人可以通过平台进行仲裁机构的选定,从而对网络案件进行裁判。

为此,《经济》记者采访了中国广州仲裁委员会网络事业部部长钟晓东。她告诉记者,互联网上的任何交易从法律的角度来讲都是一个合同。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深入,电子签名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电子签名技术,可以让交易双方用最快的时间进行电子合同的达成,然后在电子合同达成之后能够向所有的社会公众包括司法仲裁部门去展现,在这个过程中,一旦有一方违约或者没有按照事先达成的交易契约来履行,我们就可以追究责任。”钟晓东说,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应是电子签名产业继续发展的基础,也正是由于电子签名技术具有严格的身份认证功能,才让这个行业变得有法可依。

随着互联网交易市场的逐渐扩大,每年通过仲裁机构和法院审理的网络纠纷也逐渐变多。对此,钟晓东说,在网络借贷、网购服务、电子商务方面出现的问题确实在逐年增多,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在于电子合同的不普及化,“出现网络纠纷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使用电子签名”。

但钟晓东也表示,即便有着完善的仲裁系统,站在司法机构的角度来看,电子签名产业目前存在一些问题,确实一时半会无法解决。她认为,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都有不好的一面,对于电子签名产业来讲,一定要有严格的管理体系。“电子签名机构一定要由政府机关进行监督和管理,目前电子签名技术含量较低,国家对电子签名产业也没有准入门槛,因此就有很多公司浑水摸鱼,扰乱行业秩序。另外,有的电子签名机构也存在泄露客户信息的隐患,如果选择签署电子合同的平台做不到对客户电子签名的私有保护,就很有可能泄露客户私密数据,对客户造成一定的损失。不能光靠法院来处理,要从源头上制止不法行为的产生。”

丛雷也认为,电子签名行业在未来发展中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就是规范和来自于政府部门的监控。“很多小型创业公司如潮涌般出现,对整个行业来讲可能存在一些小的风险。”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