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安:互联网正给农村带来重大变革

魏延安 亿邦动力网 2017-06-19 08:15:40

伴随着信息化在农村的推进,互联网与农村的关系日益密切,三农这样的“下里巴人”与互联网的“阳春白雪”相逢,虽然没有轰轰烈烈,却也星火燎原,让古老而传统的乡村与乡民迅速进入了信息化的新时代。

互联网+农村的大体进程

当城市的互联网轰轰烈烈地兴起后,农村虽然醒来要晚一些,但也表现出拥抱互联网的积极姿态,改变一点一点发生。有几个时间重要时间节点:

2004年

农业部牵头,开始在全国实施第一轮电子信息进农村项目。主要内容是电信、移动、联通三大家共同承担,给每个村拉一根网线,配一台电脑,培训一个人。但是,现在基本上这些站点已经不复存在。这种政府推动的项目,如果没有农民自主来结合,生命力是不会强的。

2008年

出现了一拨农产品上网热潮。因为淘宝在这个时候已经稳定了,农产品成为大家能看得见的又一个网上大品类,出现了2008年到2010年左右的一批“农村百佳网商”,包括马云领到美国敲上市钟的几个农村电商代表。这也是农产品让人快乐的年代,因为卖家少,也不需要特别的美工,自然销量就很好。

2010年

生鲜电商兴起。纵观生鲜电商的历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的探索历程。第一阶段,与菜市场PK。以为用电商这一新的零售形式可以掀起卖菜的革命,结局很简单,一败涂地。第二阶段,小而美。模仿垂直电商,以特色的产品、优良的品质、完善的服务来实现相对固定且较有规模的客户群、较高的客单价和较多的反复采购率。第三阶段,发现新大陆。认识农产品与工业品真的不同,需要在成本控制、品质保障上狠下功夫,做产业链是不可避免的了,而且要努力降低成本而不是单纯过高溢价以实现盈利。但值得警惕的是,又竞相在社区便利店、配送站、保鲜箱等终端上投资,其投资成本与最终节本增效成果需要观察。

2012年

诞生了淘宝村。淘宝村是个很奇怪的现象,淘宝村生在农村却不姓农,虽然是农村人在卖东西,但是90%以上的淘宝村卖的是工业品。为什么?主要的原因是这里成本低。到2016年的时候,全国的淘宝村已经达到1311个,还出现了淘宝镇,从业七八十万人,可以说是互联网时代的乡村工商业复兴。

2014年

农村电商全面爆发。由阿里、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领衔,各类区域性电商平台参与,还有邮政、供销等“国家队”入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电商下乡运动,迄今为止建立了村级站点超过30万个。

互联网+农村的阶段性成果

虽然互联网+农村才刚刚起步,但已经爆发出勃勃生机,并在若干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1 农业的在线化达到了一个比较可观的数量级。

出现了3.5万个农业类网站,4000个农业类电商平台,农业类的互联网开始轰轰烈烈兴起,农资电商也风升水起。

2 农村互联网应用普及取得了比较可喜的成果。

2.01亿农民上网,1.2亿农民在网购,800万个农村网店在上线,99%以上的农村都有网络。

3 农产品上网继续在加速。

目前农产品网络零售总量在2000亿元左右,其中还出现了农特微商崛起,生鲜电商进一步创新,农产品的跨境电商,农产品的B2B也在兴起。

4 电商开始改造农村。

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带给农村一些新的改变,比如生活的便利化,青年人才返乡,出现了电商扶贫、乡村旅游扶贫等新精矿,带给农村许多变化。电商带给农村的变化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还有社会层面的,比如淘宝村,年轻人回来以后,没有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了,这个村子比以前和谐多了。

互联网+农村的隐忧

当前互联网+农村最大的问题是融合不够,农味不足,与理想的状态还有较大距离。

农产品电商规模与农产品总量相比,还是九牛一毛。算总量充其量占到3%,农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抱怨的人很多,但都在看,没有人敢下手,因为水太深了不敢碰。另外,农资电商的规模也没有外面公布的数据那么大,内部行业监测的数据并不可观,到底谁的数字不准?

城乡的数字鸿沟值得警惕。今天许多农村的孩子输在了互联网的起跑线上,农村互联网应用整体落后。城里的“00后”是含着互联网的钥匙出生的,但是农村的孩子不是这样。今天在农村调研,农村小学的孩子在填调查表,你上网吗?农村孩子通通填“不”,而城里孩子通通填“上”,农村孩子没有那个条件,这是很可怕的现象。

农村电商生态残缺。农村电商的落后一定不是缺了哪块板,是整体性落后,现在不仅要补短板,更重要的是农村电商现在要打一个木桶,现在木桶甚至都不存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