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平台大有可为,供应链金融完美结合

金粉荟企业家俱乐部 2017-02-14 09:54:56

B2B企业将占领、扩大市场优势

消费者市场是块巨大的蛋糕,特别是个人消费,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决定了这个亿万人市场始终占据着消费市场中最重要的一环。消费者市场,也就是C端市场,因广泛的市场分布现状有着强大的市场潜力。放眼国内整个C端市场,发展最饱满就是电商领域。早前电商进入人们视野,以可见的优势一步步蚕食传统商业的发展市场,如今电商在互联网巨头的深耕细作下,已不知不觉渗透到了大众生活的各个领域。

供应链金融

如今C端市场在不断的优化和发展下已趋于饱和,彼时的B端市场给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C端不同,C端商业只求商品和货币的流通,个人消费没有“效率”的讲究,而B2B是针对有限个体组成的企业式群体,每一环的发展都牵动着整个集团的利益,这既是一个冲突体,又是一个合作体。所以B端是属于商务,商务应该是最讲求效率的存在,时间和效率就代表着利益。

此后大数据的发展与覆盖领域的扩大,在供应链服务方面给予了B2B很大的动力,由此B2B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用专业化、精细化的服务在发展和竞争中形成差异化,这是B2B企业在占领和扩大市场中的优势,未来的企业发展都将离不开B2B的加持和改善。

开启金融服务开发,扩大B2B市场份额

随着供应链金融服务和大数据应用服务的进一步升级,服务性解决方案成就了B2B市场的风生水起。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相同的却是双向的渗透和融合。供应链金融正是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跨界的融合。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社会顽疾,扩大再生产,要么通过内生式积累,要么借道民间高利贷。年化8%-20%之间的融资成本,成为传统金融的盲点,也因此成为金融创新的主战场。从另一方面讲,针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仍是一片尚未被充分开发的大市场,新的金融模式、新的技术应用都可能彻底启动行业崛起阀门。

供应链金融最大创新在于填补8%-20%的融资利率空白,打开中小企业融资阀门。8%-20%融资服务的空白,背后折射的是金融服务的结构性缺失,以及社会资本对中小企业所要求的不合理的过高风险补偿。理论上银行是中小企业最理想的融资对像,成本在6%-8%之间。但从收益风险配比角度看,银行更愿意将资金大门向大型企业敞开,而不愿承受过高风险。

中小企业被迫转向民间借贷,而民间借贷的平均利率在27%左右,高企的融资成本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减少了中小企业的投资,不利于整个供应链的发展。

国内供应链金融的优势空间潜力巨大

美国供应链金融产生于19世纪末,时值美国工业全面超越英国、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之时。根据对美国典型供应链金融企业的分析,供应链金融在国内的未来空间也将远大于美国经验。

1.利率市场化和融资环境不同。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完成利率市场化,同时直接融资市场已经成为重要支柱性融资渠道,多渠道、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为融资企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国内中小企业融资业务仍是主流金融机构尚未完全覆盖的领域,较低的渗透率本身蕴藏着较大的业务机会,供应链金融恰逢其时。

2.对于供应链金融的业务定位不同。国内供应链金融则是被定为于传统主业转型的突破口,和主业相得益彰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其扮演了传统行业下行趋势下变革者的角色,认识到这点尤为重要。

3.金融系统的发展格局大为不同。美国整个金融系统极为发达,但整体上竞争主导的格局未变,金融各领域均已经确立了某几家大型的市场领导者。国内金融系统整体上仍未经历真正市场化大潮的洗礼,各路资本向金融领域渗透的步伐逐步加速,普惠金融将真正取代垄断成为新常态,在金融变革的大时代中,国内未来机会更大。

4.互联网对经济的塑造力不同。美国是全球互联网的先导者,但互联网对经济的渗透甚至不如中国,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中,互联网的渗透面临更多现实的难度。国内市场经济的不完备为互联网解决各行业痛点提供了条件,经济的劣势转化为互联网的优势。互联网对于供应链金融无疑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模式升级的自然演化,“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的模式最具行业根基,同时也颠覆了金融领域“基于金融而金融”的传统范式,打开另一扇窗,兼具金融的爆发力和产业的持久性。

供应链金融根植于产业转型的时代,爆发于互联网金融的催化。对于新鲜事物的出现或爆发,首先要解答的是时点问题——为什么是现在?基本面上,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以及盈利能力下降的压力下,核心企业凭借自身优势,嫁接金融业务,率先拉开变革序幕;催化上,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增长提供了重要契机,金融业务也在经历“普惠化”,同时,互联网平台在筛选和汇集同等特征用户群、利益相关企业群方面的优势被集聚放大,而正是高度集聚化的生态为供应链金融建立网络平台提供了坚实基础。

互联网的集聚效应,正由个人用户向企业用户扩散,且不同于个人以用户习惯为主要聚集标准,企业用户的集聚直接以商业利益为粘合剂,粘性更强。互联网金融浪潮下,网络平台是供应链金融不可或缺的一环。

发展初期,资金渠道决定供应链金融上限规模。供应链金融发展初期,资金需求受限于供给,对业务规模形成上限的往往不是供应链本身规模的大小,而是资金端不同渠道的供血能力。传统模式框架下,核心企业通过自身优质的信用,从银行获取资金,同时向上下游中小企业出借资金获得利差收入,信用差的获利模式极易触碰到规模上限,核心企业有充足动力寻求其他金融渠道,而普惠金融的趋势也为供应链金融的拓展提供便利。

中长期看,行业因素决定供应链金融整体格局。虽然在供应链金融发展初期,资金成为主要上限因素,若将时间窗口拉长,行业本身的空间及特性几乎决定了供应链金融整体格局。

1)行业规模空间直接影响融资需求空间;

2)行业产品标准化程度决定了供应链金融业务实现的难易程度;

3)行业格局决定不同企业转型供应链金融业务的资源禀赋程度。

供应链金融具备三大风险控制优势。与传统金融相比较,供应链金融在行业宏观把控、企业信用信息以及平台数据上都具备优势。金融企业的核心仍然是风险定价能力,核心企业将风险识别的优势逐步转化为金融业务利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