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电子商务-翁杰 2014-07-07 11:08:29

百度对于从事网络营销的人来说是绕不开的一座大山,因为它在很大程度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当“有问题,找百度”成为大家熟知的一句口号之后,百度强大的品牌形象以及口碑便开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上网习惯。

百度SEM营销正是基于百度在网民心目中建立起的品牌优势和口碑而展开的。百度不是单纯的在做一个搜索引擎,反倒更像是基于搜索而衍生出的一个营销生态圈。百度竞价自然不用多说,免费的包括:百度知道、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经验、百度贴吧、百度空间、百度地图、百度图片等,长期以来这些产品一直被各大站长、推广专员用来做营销推广。除此之外,也养活了一大帮子以此为培训内容的人。

我从09年9月份进入学校开始学习电子商务专业,2010年10月份电商专业实训课上开始接触百度搜索引擎,2011年7月份开始进入到企业开始接触实战性的网络营销。一直以来,专注于百度系列产品的探究与实战应用。曾多次为母校电商专业学弟学妹授课,讲解百度系列产品。一直以来,研究百度产品的人很多,按从业时间来算,我还算不上资深。但我相信,在这篇《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一文中所表述的观点一定是对你有帮助的!

——写在前面

2014年3月17日

一、百度的搜索

(一) 它不仅是工具,还是一个平台

搜索引擎之于我们来说是什么的问题,简单亦或是复杂不取决别人对它的定义,而是你自己对它的定义?对于百度搜索引擎的发展历程,我不觉得在此赘述多有大意义,倒不如直接聊聊该把它当作什么?

市面上的搜索片引擎虽然有很多,但我相信大部分人依然青睐于百度搜索。无论你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遇到什么问题,诸如:苏州中胜自动化在哪里、番茄炒蛋怎么做、某道数学题怎么求解等等,你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百度一下!当你打开浏览器开始“百度一下”的时候,百度搜索就成为了你解决问题的工具。

百度搜索引擎对于广大网民来说是个解决问题的工具,而对于企业就不是简单一个“工具”就可以概括的。企业要通过搜索引擎向全国各地的潜在客户展示自己,并且通过它为企业开拓市场。搜索引擎之于企业,不仅是个工具,也是一个窗口,更是一个平台!它是网民解决问题的平台,它也是企业通过为网民提供问题解决方案,而赢得客户的平台。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二)、它喜欢什么

当我们通过某一关键词索引的时候,反馈给我们的结果信息来源是多样的,但仔细梳理后可将这些信息源划分为:企业的官方网站、B2B平台信息(包括行业平台)、博客和论坛平台、门户网站、问答类平台、百科类平台、文库类平台、图片、地图、视频以及其他平台信息。在如此多的平台当中。企业网站、B2B平台、博客和论他、门户网站这一类信息源的排名波动会比较大。

问答、百科、文库、地图、图片、视频这一类平台,在百度旗下都拥有独立的产品(其他搜索公司旗下的同类产品不算在内),我们习惯性的称为百度系列产品。百度系列产品是搜索结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搜索结果中具有排名稳定、靠前的特点。也正是这样的特点,才构建了完整的百度SEM营销生态圈!

二、百度知道,营销人的自娱自乐

(一)问答,是一种习惯

百度知道是百度系列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百度SEM生态圈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的重要性不是体现为承上启下,而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成为了我们解答疑惑的首选。当这样的问答平台融入日常的生活,并且成为一种使用习惯的时候,随之产生的是使用者对这类平台信息更易接受以及信任(灌水、低质的信息不算)。

对百度知道平台信息更易接受和信任的典型案例应该是在学生当中。当你以及周围同学恰巧都不会做某一道题目的时候,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上网搜索这道题的解法或是答案。对于这类解惑的搜索,99%的概率都会有百度知道的信息源显示在首页,那我就有99%的把握肯定你会点进去。至于你看完后下次会不会自己解答或是知道提供的解答是否正确,那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你因为信任点进去了!即使这种信任有时候会显得盲目!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对于那1%,可能就是另外一种情况:不幸的没有搜索到这类题目的解答。那你接下去会做的事情要么就是厚脸皮不做等答案抄,要么就是向潜伏在网络上的学霸求助——提问!

无论是直接将知道平台的解答“搬迁”到你的作业本上,还是自己提问求助,都说明你是信任百度知道的,至少是那一刻!而这样的“一刻”,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

(二)、百度知道的生态圈

若问百度知道生态圈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用户。如果没有这些用户,百度知道永远只是百度的旗下的一个产品,而称不上是一个平台。从网民注册成为用户,然后提问、回答、采纳、点赞、评论这一系列的操作让知道从产品丰富到被称为平台。这功

劳应该归功给用户。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用户,至于为何,我们不妨将用户简单划分一下:

求解类用户:这类用户在遇到问题是会首先通过知道进行求助,他们对百度知道的粘性非常高;

学霸类用户:这类用户是各路学霸,热衷于解疑答惑,与求解类用户对应;

灌水类用户:这类用户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各种提问下灌水回答,属于娱乐大众的一个群体。当然,偶尔也会在自己擅长的方面扮演一下学霸;

看客:看客这个群体我将其定义为有相同或类似问题的求解着。看客是一个广泛的群体,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成为知道平台的看客,或者说某一条问答的看客。在看客群体中“潜伏”了大量企业的潜在客户以及消费者,问答营销的重点应该着力于将看客引导变成你的客户,或者让具有潜在需求的看客记住你的信息;

营销类用户:这类用户不必多说,我是,相信你也是。问答营销如此火爆,离不开这类用户。当然,也是这类早期营销账号过渡、泛滥的发布低质营销信息,使得百度知道审查系统变得如此不让人待见!

备注:求解类用户不仅为百度知道平台贡献了大量的数据(问题),还为我们(营销类用户)提供了换位思考模拟消费者提问的实例参考。当然,这样的参考我们需要融合一些技巧性的东西,以便能够在用户通过相关关键词检索时获得“出线”的机会。

(三)、出现和出线

如果你每天泡在百度知道平台上的时间和我一样多,那你应该发现一个问题:为何我的提问或是回答总是被删?这个问题几乎已经变成了这个平台绝大部分用户的共性问题。我在知道平台收到很多这样的求助问题,基本可以肯定的是:问题失效将会成为一个常态!至于为何会这样,我在后面会详细展开叙述,我们继续探讨出现与出线的问题。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在面临问题常态化失效的情况下,想通过知道平台开展营销推广活动,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你的提问正常出现在知道平台,从而被搜索引擎收录。这里的“出现”是针对平台而言,即先解决有的问题。有的问题解决了之后,在考虑“出线”的问题。这里的“出线”是指相对于同一平台上的同一类问题而言。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国足要想参加世界杯,就要在此前的小组预算赛中赢得第一,只有得了小组赛的第一球队才能出线,才能参加世界杯(这个例子虽然有点不现实,但应该能够形象的说明“出线”)。

小组赛时的其他竞争球队就是你的同行在知道平台做的与你类似的问答,“出线”就是你做的问答效果超过了他们,获得了在搜索引擎的展现机会(不是在问答平台搜索结果的展现机会)。

所以,一条问答具备营销功能的前提是能够出现在知道平台,并且能够在同类问答中出线。满足这两点之后,才有继续探究如何实现问答营销的必要。

(四)、问答推广的方式:自导自演

问答的操作方式很简单:我提问你回答,然后我根据你回答的情况在决定是否采纳;或者是你提问我回答,由你来决定是否采纳我的回答。这种操作方式是最合乎逻辑的,也是问答平台最纯正的操作方式。但对于承担营销推广重任的问答,这种最为纯正的操作似乎不太合适。

比如我计划利用问答做“重型倍速链装配线”这个产品的关键词排名,当我围绕这个关键词编写好了问题,并且在百度知道平台提交了问题了之后,就意味我把问题的回答权交给了这个平台上的各路用户,这些用户中可能有潜在客户、我的同行。潜在客户看到这个问题后可能也就是在我的提问上“+1同求”,同行看到提问理所应当是在回答中介绍他们自己的公司和产品,即使我可以不选择采纳他们的回答,那他们依然凭借我的提问获得了浏览,这也就增加了一次成交的机会。最理想的情况是,有网民在回答时提到了我们的公司,但这样的概率实在太低,即使中了,回答的重点可能也不是我们想要突出的。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为了杜绝这种搭顺风车的情况,以及准确传达营销信息,自问自答变成了最好的方式(找朋友帮忙做也是自问自答)。最好的方式并不一定是最安全的方式,操作不当轻则删除问题,重则封号。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

三、问答营销不简单

(一)、如何写一个好剧本

1、要让问答有营销的价值

无论你希望通过百度知道达到什么样的营销目的,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文案。而文案的编写能力恰恰是很多企业网络推广人员欠缺的。此前我帮别人代发过一些问答,从他们提供的文案大致可以归纳出以下一些问题:

(1)、问题表述不清楚,不能突出重点;

(2)、对关键词的提炼不到位:选择关键词不合适,使得问答在竞争搜索结果页的排名表现乏力;

(3)、回答的内容缺乏强有力的佐证或是说明;

(4)、问答中未留下对企业以及有潜在购买欲望消费者的有价值的信息。

上述(1)和(2)两点针对的是问题,(3)和(4)两点则针对回答部分。问题是影响问答在搜索结果中排名最重要的因素,回答则是实现问答营销重任的工具。站在营销的角度,若回答中缺乏有力的佐证或说明,则很难将具有相同疑问的看客转变成客户。如果在回答中你有没能够为企业和具有购买欲望的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指企业咨询方式),那这条问答就变得毫无营销价值。

图片中的案例,主打关键词是防静电流水线,问题是我自己提的,答案是不认识的网友贡献的。原计划我是把准备好的答案给朋友回答,但他们的账号回答之后立马被系统删除,于是我就采纳了这个回答。在此,可将这条问答作为一个案例,我们看搜索结果页显示的部分回答,从专业角度看没有问题,但从营销角度看问题就大了。因为他没能为潜在消费者提供可追寻制造商的信息。即使点进去,这条问答也没有任何关于制造商的信息。对于这样的回答,即使编写的再好,对于企业来说也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

备注: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一定要融入关键词,这一点可能在日常生活方面表现的较为明显。比如做服装的推广,提问可能是春季穿衣服怎么搭配好看?那么回答时你就可以以你的经验推荐搭配,并且顺理成章的告知提问者你的这些搭配是在哪里购买的。关于这一点我思考的还不够全面,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问答是建立在对消费者市场非常了解的基础之上的。

2、告诉潜在消费者:你从哪里来

(1)、第一时间和第一阵地

我个人觉得好的问答文案要在第一时间、第一阵地告诉看客以及潜在消费者:“我”从哪里来。这里的“我”当然就是指消费者想要购买的产品,“哪里”就是产品的制造商或者经销商。大部分人可能会说这样的广告太直接,太生硬了吧?如果你真的这样认为,只说明了一点—你的文案太生硬!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既然你是在做问答营销,那么你就要在第一时间、第一阵地告诉消费者:某某公司生产或者销售你需要的产品。所谓的第一时间和第一阵地就是用户通过关键词检索得到的搜索结果页。要想在搜索结果页展现企业信息,那你就要合理编写首页的72个字的短暂描述(即回答的开头)。

(2)第二阵地

第二阵地就是网民点开某一条问答进去后的页面。这个页面的重点是考验你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产品市场的分析、对产品各方面属性的认知以及将这些信息统筹、提炼、编写的能力,简单说就是文案编写能力!关于对文案的编写,只能看个人能力,此处不做展开叙述,重点还是围绕文案的营销价值。

如果说仁慈的你不愿“凶残”的把广告放到第一阵地,那你就把企业信息放到第二阵地也未尝不可,一切看个人的“凶残”程度吧。

备注:对于在回答中加广告,可能有人会问:怎么加广告?在回答留下公司名称是广告,留下联系电话、QQ、地址、网址都是广告。可能有会有人问:现在知道审查这么严格,加电话、QQ、网址、地址这些广告能通过审核吗?我的答案是:能!我不仅可以通过审核,还可以做让同行无法举报的问答。(点到为止,不再展开,希望感兴趣的自己开发下!)

(二)、雷池不是你能越的

经常使用百度知道的应该深有体会:提问或者回答时常会变的无效,甚至被删除!这个问题目前已经非常普遍,而对于我们做问答营销的来说就更为危险,轻则关几天禁闭,重则封号。当我们在知道平台进行相关操作的时候,多加注意还是可以减少这样的风险。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1、 账号等级依然非常重要,五级以下账号不建议用来做推广;

2、 不要在短时间内连续性的提问同一类问题,或者是包含相同关键词的问题;

3、 回答推广的问题时,不要通过发链接进入,可以通过检索关键词或者语句进入;

4、 无论是提问还是回答,敏感事件、词语、人物等不要涉及。

百度知道营销看似简单,但若深入研究你会发现它是个复杂的系统,它所包含的东西太多,不是我们简单几千字就可以描述清楚的。我编写的这些内容,是以我一直以来从事百度知道实战操为基础的,我只是简单介绍了百度知道这个平台,以及企业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去做营销推广。这些并不是百度知道的全部内容,关于知道开放平台还有很多可探究的内容,在这里我不再展开叙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试着摸索一下。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四、百度文库:企业营销的私人定制

(一)、文库走的是高大上的路

百度的文库和知道应该是其旗下产品中与我们生活融合的最为紧密的两个。知道是一个互动性的平台,而文库更像是一个包括万象的网络图书馆。而这个网络图书馆里的书籍质量也是良莠不齐。但值得点赞的是文库正在走一条高大上的发展道路,也正是它这样的

一个发展方向,才拥有值得探究的价值。若还如以往只是写篇文章,点击上传通过就审核就算结束,那我就没必要花费那么多时间对其进行总结,并且写这篇文章了。

纵观文库近两年的发展,推出视频服务打破了以往以及同类平台单调的以文字核心的展现形式,并且陆续推出各行业专业人才的认证服务,并加大了对上传文档的审核,以此来提高文库内容的整体质量。

(二)、企业营销的私人定制

推出视频、个人认证这些服务对于以文字为主的文库平台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变化,但从企业营销推广的角度并没有太大的帮助。首先,视频课程的申请难度大(我申请了两次都没成功),并且申请入口已经关闭;其次,个人认证重点针对的是个人,通过认证后的个人账号可以在相应的专业栏目下上传高质量的文章,且可以设置是否收费(人民币而非财富值)。若上传企业广告类文章,可能会导致封号,那就得不偿失。

2013年下半年(具体时间忘记了),文库推出了专为企业量身定制的一个产品——机构合作。机构合作是百度提供给企业的一次私人定制服务,真的是应了那句: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备注:机构合作是百度为企业提供的与文库平台对接的一种服务,企业向百度文库提出在线申请,并且依据要求提交相关资料以及资质由百度进行审核,过审之后企业即成为了文库的官方合作机构。

五、强而有力的品牌营销平台

依托百度强大的品牌优势,充分挖掘利用百度文库机构合作服务的隐藏价值,对于企业在竞争中优先于同行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品牌形象、实力优势以及信任度有着非常大的帮助。那么,作为企业该如何挖掘和利用机构合作的隐藏价值呢?

(一)、打造企业的第二官网

机构合作申请成功之后,企业会拥有一个加V的专属页面,而你需要做的工作就是打通这个页面与企业网站之间的对接(其实就是加个链接),以及丰富这个页面的内容。我们需要通过上传文档来丰富页面内容。既然是打造企业的第二官网,文档内容又该怎么写呢?

1、写什么

虽然是在打造企业的第二官网,但它毕竟还是文库,依然需要用户通过关键词检索来发现对应的文章,从而进入你的平台。那么写的内容自然也就是我们的消费者以及潜在消费者可能感兴趣的东西。这一点可以参考百度知道的运作思路。

2、给你的特权要用

文库对文章的审核收紧,一是为了杜绝了一些低质量的文章;二是为了减少了各类广告。百度明文规定禁止用户使用旗下产品打广告,但是作为百度文库的认证合作机构享有一定的特权。使用条款中规定:认证合作机构不得上传广告文档,但可以在文档的页眉页脚任选一处添加【企业logo】和【官方网址】。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图一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图二

备注:已通过认证的企业,务必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广告规定放在哪里就放在哪,文档正文还是客观描述事实吧,不要去挑战文库的工作人员。我亲眼看到一个认证合作企业因为发布广告被解除合作,并且踢出了合作群。

3、成败关键在标题

一篇文档若没有一个好的标题,即使你使用了文库给你的特权,最后的效果可能也是和没有使用时一样的。那么,什么样的标题可以称之为一个好标题呢?

(1) 、是否融入关键词:标题中的关键词用于匹配用户的检索词,直接影响文档在搜索结果页的排名;

(2) 、标题的诱惑性:准确的说是用户在第一时间对文档标题反馈的直观信息进行判断,判断标题对应的文档内容对其是否具有价值,或者说文档内容与其关心的问题有多大联系。如果用户通过标题判断文档内容与其关心的问题没有多大关系,即使检索词与标题中的关键词完全匹配,用户也不一定会点击进去阅读,那你就可能失去这个潜在的消费者。比如:

我现在负责为公司采购一款皮带烘烤线的设备,我会直接在百度搜索中检索【皮带烘烤线】这个词,搜索结果页自然排名前四条如图: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百度百科和搜搜百科内容基本一样(两个都是我做的),都是对这种设备各方面知识的普及和介绍,如果我对采购的设备不了解,可能会点进去看。而在我了解这种设备的前提下,点击百科的可能性不大。第二条的百度知道(也是我做的)我通过判断标题感觉与我的目的关联不大,但可能会出于习惯点击进去看。第四条百度文库(也是我做的)我通过标题初步判断是介绍【皮带烘烤线】这种设备的已有案例的,这一点与我采购设备的目的有较大关联,我肯定会点击阅读。

备注:写好标题需要准备把握消费者心理和需求,以及对产品的认知。

(二)、最高效的B2B平台

我一直认为百度文库这个平台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就像前文中所写的一样,你可以把它打造成企业的第二官网,你还可以把它当作一个B2B平台进行操作。而这个B2B平台的操作与常规的B2B平台操作在内容上拥有较大差异,因为它始终是文库!

将文库当作B2B平台操作,主要是为了利用文库在百度搜索中的优势做长尾关键词的排名。这是一个思路,而对于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上部分内容的《打造企业第二官网》。

备注:文库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你可以把它打造成企业第二官网,也可以把它当作B2B平台用,亦可以将其当作某一专业论坛或是企业博客来做。其实思路都是一样,只是立足点不同。

文库在百度SEM营销生态圈中不是孤立的一个环节,尤其在百度推出机构合作之后就显得更为重要。我们通过机构合作这个服务,在百度提供的平台建立一个据点,并以此覆盖百度其他的推广平台。

百度文库的功能板块很多,由于我的账号主要用于推广,因此有些功能模块我没有申请使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功能正在陆续完善和推出,我还没有申请到,所以没有在文中介绍。待我申请使用之后,在总结经验分享。

六、百度百科——众人信仰的百科全书

(一)、它像一本《圣经》

我相信,经常上网的人对百度百科肯定不陌生,经常通过网络寻求问题解决方法的人,会在潜意识中对百度百科有一种莫名的信赖与“敬畏”!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网民与百科的关系就像圣徒与《圣经》的关系。

百科对其自身的定义是一个开放的、自由的网络百科全书,它开放、自由的编写特点注定了内容的正确性不可能达到100%,甚至有些词条内容的正确率不到50%。但我要告诉你,不要在意这些细节,因为这些小细节阻止不了众人对它的信仰。就像虔诚的圣徒是不会

说《圣经》对他们的指引是错误的。

(二)、为何会众人信仰

我们之所以会如此信赖百度百科,应该是基于两个点:一是不懂;二是信赖。不懂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你正在接触或是即将接触的东西不懂;二是不懂百科词条是如何产生的。信赖,就是基于对百度的大品牌认知,这一点上类似于爱屋及乌!

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更倾向于某一我们认同的权威机构或是个人作出的说明。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我们认同的”机构或是个人,当你认同某一机构或个人时,就等于你把主动认知的权利交给了对方,你将对他是所有行为都是信任的。当然,我们这里要将那些有重大方向性错误的假设抛开。

众人对百科词条的信赖是百度品牌与个人认知盲点交叉产生的,要想打破这种信赖,要么打破你对百度品牌的认同,要么清楚个人认知上的盲点。这两种方法都没有那么容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个死循环。因为很多人习惯性的会:不知道,百度一下!

(三)百科的营销价值

百度百科曾经是各大站长非常喜欢用的一种推广方式,百科推广得以兴起也是基于两点:一是关键词排名的高效率;二是众人对百科的信赖。当百度一次又一次的加强了对词条的审核后,并且最终宣布禁止任何站长使用百度系列产品做网站外链。现在可能依然会有人想着在百度百科中给网站做高质量外链,这种所谓的高质量我实在没有发现高在哪里:

1、百科审核前所未有的严格,普通帐号创建新词条基本不会通过。词条参考资料出现企业网站链接99%的概率是通不过审核;[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2、即使你是那1%通过了审核,也不会从百科平台获得权重传递,因为百度已经屏蔽了;

3、百度明令禁止,你执迷不悟,反倒会引火烧身!

以前淘宝上有很多承接做百度百科词条的店铺,现在基本不会去接这类订单。即使接了,也会告诉你百度百科平台不做,但会给你做360百科、互动百科、搜搜百科。新词条创建难度的增加,以及百科开放、自由的编辑方式,过渡渲染百度百科的营销价值并没有什么意义,至少说没有以前那么有意义。百度百科在知识科普方面的价值要比其在营销方面的价值更大。

备注:百度百科推广进展比较难,需要花费较大的时间成本和精力,但考虑百度营销系统的完整性,我只对百科做简单介绍和说明。百科营销,个人建议选择互动百科、360百科以及搜搜百科,这三个百科平台操作相较于百度百科比较容易。

六、百度经验:加强版的百度知道

(一)加强版的百度知道

1、它是什么?

百度经验同属百度旗下产品,但名声远不及知道、百科和文库。那么,它又是什么呢?

官方对百度经验的定义为:一款生活知识系新产品。它主要解决用户“具体怎样做”,重在解决实际问题。在架构上,整合了百度知道的问题和百度百科的格式标准。(来源于百科)

百度经验更像是一个加强版的百度知道,而且是自问自答形式下的百度知道。唯一不同的是,经验的“回答”更具条理性、书面性(其实,百度知道的回答也可以按照这样的要求做),并且这种书面性的答案要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2、发掘经验的营销价值

目前百度经验平台里的内容,也正符合官方对它的定义——生活知识系产品。90%的经验内容都在无私奉献的提供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且95%内容是围绕着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展开。当我发现百度经验还未被广泛应用于推广时,我便用最不适合在经验平台发布的产品,尝试着发掘百度经验对产品推广有多大价值。我用百度经验做的【独立工作台】这个关键词,经验发布后的九分钟便被百度收录,并且火速排到首页!现在稳居搜索第一位!

[转载]百度SEM的营销生态圈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