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第三季营收191亿同比翻倍,下半场要加码B端业务,与阿里必有一战

相欣 腾讯深网 36氪 2018-11-23 09:38:34

11月22日,美团点评发布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其中,美团营业收入19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7.2%。其主营业务餐饮外卖、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新业务均保持高速发展。

其中,餐饮外卖业务整体收入112亿元,同比增长84.8%;到店及酒旅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46.8%;新业务及其他收入35亿元,同比实现近5倍增长,达到471.3%。

其中值得关注的是,新业务在公司整体收入中的占比略有提升。2018年第三季度,餐饮外卖、到店及酒旅两大业务的营收占总体营收的比重为81.9%。而根据美团此前更新提交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18年前四个月,美团上述两大业务占收入的比重分别为61.2%、27.5%,共计88.7%。

“三季度公司业务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这得益于我们战略增长的核心关键词‘Food + Platform’”,美团点评CEO王兴表示。

平台势能

“Food +Platform”一直是美团的战略聚焦核心关键词,即“以‘吃’为核心,建设生活服务业从需求侧到供给侧的多层次科技服务平台,不断深化和提升整体平台的综合实力。”

财报显示,2018第三季度,美团毛利总额46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33.2%。美团整体变现率由2017年第三季度的9.3%升至2018年同期的13.1%,进一步体现了超级平台未来的盈利能力和想象空间。

另外,无论是交易金额、平台用户,还是活跃商户,这些衡量平台型互联网公司价值的重要指标都在稳步提升:

交易金额。2018年第三季度实现交易金额(GTV)1457亿元,2017年同期为1041亿元,同比增长40%。

用户。交易用户数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前十二个月为3.82亿,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前十二个月为2.93亿,2018年三季度实现同比增长30.3%。每位交易用户年均交易笔数截止2018年9月30日的前十二个月为22.7笔,2017年同期该数字为17.1笔,同比增长32.6%。

活跃商家。活跃商户数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前十二个月为550万,截至2017年9月30日的前十二个月为380万,2018年第三季度年实现同比增长44.3%。

用户数与活跃商家的数字表明粘性的增加以及对平台的依赖性。

持续开拓to B业务

互联网行至下半场,推动供给侧改革成为新的焦点。

王兴提到,“过去我们大力投入和发展消费侧的数字化,但商户端供给侧的数字化才刚刚开始,美团希望持续通过科技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助力传统商家,帮他们实现数字化,更好地践行‘帮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的使命。”

实际上,在此前完成2C端的布局后,美团一直在加大对B端业务的投入。王慧文曾在2017年的一次内部演讲中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红利的结束,2016年是一个分水岭,而面对2017年惨烈的环境,很多想象不到的公司会死掉。王慧文认为,中国互联网要回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是供应链和to B行业的创新。

此次财报显示出了美团过去一段时间围绕餐饮B端供应链所作出的成效。

财报显示,第三季度新业务及其他收入35亿元,同比增长达471.3%,延续了上期财报超过400%的高增长;交易金额实现164亿元,较2017年同期增长83.1%;变现率由6.8%提升至21.1%。

其中,美团在餐厅管理系统(RMS)及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相关业务在2018年三季度均实现了高速增长。尤其是美团在餐饮供应链方面持续开拓的业务“快驴进货”,在本季度增长明显。

此前人事层面的引进与架构层面的调整也显现出美团开拓B端业务的决心。

今年3月,前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陈旭东加入美团担任高级副总裁,负责大零售事业群B2B事业部,希望通过更好地服务商家,通过为小微商户提供以科技为核心的服务,帮助商家提高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助力传统服务行业的转型升级。

随后在10月30日,美团进行了上市后的首次架构调整。其中,餐饮B2B升级为快驴事业部,其通过聚合商户需求,最大程度缩短供应商到餐饮客户的中间链条,为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提供持续的改善和效率提升。

由此可见,在商户端开展的一系列新业务带来的增长,将成为美团未来的增长新引擎。 

加大新业务投入

在围绕公司战略核心推出新业务方面,从早期团购业务到后期逐步扩展到包括互联网外卖、在线旅游、生鲜电商、网约车、共享单车、快驴等在内的本地生活服务相关领域,美团有自己的逻辑和考量:小范围试点,跑通后大范围推广,否则立即关停。

新业务包括美团在餐厅管理系统(RMS)及供应链解决方案的相关业务、面向B端提供的RMS、B2B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小象生鲜、闪送、试点网约车(网约车将保持现有试点规模,不做新增)和共享单车。

这种节奏使美团在新业务上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财报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新业务及其他收入35亿元,同比实现近5倍增长,达到471.3%。

美团研发投入还将持续增加。2018年第三季度美团研发开支为20亿元,比2017年同期的10亿元增长95.1%,增长近翻番。此前披露的半年报中,美团研发开支较同期增长110%。

新业务的不断拓展及服务种类的增多,使得业务之间产生交叉效应,为美团点评的平台及供应链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

亏损方面,财报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在排除优先股的特殊会计处理后,美团经调整亏损净额25亿元。

其主要原因也是在于美团继续加大投资新业务导致。网约车的拓展也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美团此前披露的招股书显示,美团将不再拓展网约车业务。随着本季亏损的收窄,美团未来的亏损预计将进一步收窄。

延伸阅读:

以下内容是美团点评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在接受36氪专访的实录,里面重点聊到了美团的各种新业务、饿了么、阿里,以及上市,快消品B2B略有删减。

收购饿了么,阿里于美团必有一战

36氪:美团未来和阿里难逃一战?或者现在已经打得很凶?

王慧文:现在肯定在发生正面竞争。我们做的业务,阿里都做了。外卖有饿了么,到店有口碑,我们做酒店旅行,它有飞猪、有淘票票,我们有小象,它有盒马,我们有B2B,阿里也有B2B,现在是完全重合。这是我们不回避的事实。

36氪:听说饿了么想卖的时候来找过你们?

王慧文:对,我们给开了价。阿里当时给他们开70亿美金,饿了么来找我们,我们开价90亿美金,饿了么拿着我们的报价又去找阿里,最后阿里给他们的成交价95亿美金。

36氪:你们真的会想花90亿美金收购饿了么吗?有没有成交的可能性?

王慧文:90亿美金还是值的吧,其实不会成交的,阿里有否决权,怎么可能让我们把饿了么买下来呢。我们只是觉得最初报价70亿美金实在是太欺负饿了么团队了,我们看不过去。

36氪:阿里开完95亿美金后你们为什么不再报价一次?

王慧文:怕真的成交了……

36氪:饿了么说以后要打倒美团,所以你会觉得这个市场上只能容得下一个玩家么?

王慧文:美团可以接受他们的存在,我们心态非常好。这样大的市场,这么刚需的需求,只有一家也不健康,我们还是要尊重自然规律。

36氪:你们有预测过如果和阿里有所谓的一战,最快会是什么时候?

王慧文:我们跟阿里冲突的时间表,根本不是美团决定的,是阿里决定的。阿里买饿了么那一刻,就已经和美团正式冲突了。

36氪:我看到你们办公室里贴着条幅,少谈一点颠覆,多谈一点创新。但是外界似乎觉得美团更像是一家能颠覆的公司?

王慧文:我们是商业助手,我们不做颠覆公司,我们现在连赋能都不愿意说,赋能是高高在上的态度,我们是助手、服务员。

36氪:小象也算是美团的新业务,但感觉进展得不是很快,你们准备在生鲜这块和阿里密集交火吗?

王慧文:其实我们并不从交不交火这个角度看事情,我们就是试试,看是否值得做。小象当然做得不快,我就试一试,为什么要快呢?我还嫌团队太快了,我还没有结论呢。

36氪:做到什么样的程度算有结论呢?

王慧文:每个业务差别很大。小象,我们现在的结论就是还得继续试。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