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零售有了首份新规作指导, 从此告别野蛮生长?

零售前沿社 2017-11-15 10:54:24

11月2日,在重庆举行的2017中国全零售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无人值守运营指引》(以下统称为《指引》)。这意味着,无人零售告别了野蛮生长,开始在运作上有“据”可依。

关于《指引》的制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告诉品途商业评论,早在今年9月6日,协会就受商务部委托,组织了部分无人零售企业在商务部召开了无人值守商店发展情况座谈会,包括欧尚、天虹、苏宁、居然之家、易果生鲜在内的5家企业组成起草小组,开始了《指引》的起草工作。

谈及《指引》的制定初衷,彭建真称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无人零售已成风口,导致很多零售企业一拥而起,《指引》的出台,可以让新的事物得到有序发展,起到引导无人零售从业人员的作用。

其次,无人零售业既出现了像天虹、苏宁、欧尚这样的传统零售企业,又出现了一批纯技术的创业团队,后者对食品的安全法规、商品价格、消防规范等都没有从业经验,《指引》的出台可以从保护消费者角度规范从业者。

最后,站在无人零售企业角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比如天虹、京东将无人便利店开在自己的办公楼,缤果盒子将无人店布设在总部停车场等等,因为小区物业和城管对无人业态的制约,使得无人店即便消耗了成本也得不到快速发展。相比较无人零售货架在办公室场景内的快速扩张,无人值守商店的发展十分缓慢,而《指引》的确立,可以起到帮助企业的作用。

“做无人零售有一些东西是必须要遵守的,不然就会成为资本的一阵风,既体现不出行业价值,消费者的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彭建真告诉品途商业评论。

《指引》重点关注购物安全问题

在家家悦集团董事长王培桓看来,中国零售业创立至今,消费者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商品丰富度和购物便利性的前提下,诞生了“一站式购齐全”的大卖场业态;第二个阶段为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天天平价”的经营模式;随着购物环境和商品品质的更高要求,催生了门店升级改造的风潮为第三个阶段;如今,消费者追求更加健康、便利、时尚的生活方式。“每一个阶段无论怎么变化,都是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无人零售业的出现也是发看到了这样的一种趋势。”

无人零售确实解决了企业的痛点,彭建真看到很多零售企业面临招人难的问题,现在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到超市便利店做店员,他称,某大卖场在开业发招聘广告的时候,只有几个人过来面试。无人零售可以让“企业解决招不到人的问题,又可以拓宽销售渠道,据天虹6月30日公告,计划未来五年开展不低于1000 家的无人便利店。”彭建真告诉品途商业评论。

但无人零售作为新生事物,在运营过程中总是出现各种状况,比如上海的无人面馆开业不到几天,就因“涉嫌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擅自开展经营活动,被市食药监管部门叫停。”缤果盒子CEO陈子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曾坦承,在盒子落地过程中,因政策不明确碰过不少钉子,甚至遭到城管的调查。

以上种种事件,都是因为出于安全因素考虑。《指引》特别强调了无人店的安全问题,包括数据信息管理、店内安全、商品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等。

对此,北京零号元素科技有限公司COO兼联合创始人安利英告诉记者:“《指引》出台后,无人零售企业知道了该做哪些准备,该补齐什么手续,也知道该到什么地方去申请。虽然指引刚刚出台,但是会给企业一定的缓冲期,让企业有充足的时间做准备。”

重点要突出的是食品安全问题,安利英告诉记者,离开怡食家出来创业后,零号元素暂时不会碰鲜食,因为考虑到投毒的情况,所以暂时不会触碰。“初期只做标品,但是未来肯定会做鲜食的,从表品相冷鲜和热鲜过度。”

除了不做鲜食,无人零售店在选品上也不同,安利英告诉记者:“选品上要适应消费升级的生活方式,像奶粉、烟酒、保健品这类产品,零号元素是不会触及的,首先会考虑到违法,其次这些也属于不适应场景的商品。”

无人零售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

据此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7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中国连锁品牌化便利店门店数接近10万家,销售达1300亿。同时还指出了租金、人工成本在2016年均呈现上涨趋势,虽然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但仍面临选址难的问题。

安利英表示,无人零售店的经营面积一般选择在18~30平米左右,这样的体量比较容易选择和扩张。但无人值守便利店的商品结构与无人零售盒子本质上存在差异,无人盒子陈列的商品控制在40~63个单品,无人值守便利的单品在200左右,无人盒子更像是大卖场业态的补充,甚至会成为大卖场的一角。

彭建真看到了无人零售带来的场景价值。“无人店技术的进步让无人零售找到了应用场景,技术与零售的结合让效率得到了提升;传统零售人才选择进入无人零售商业,还有很多实体零售开始触及无人零售业务;《指引》的发布也确保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有一个根本的因素是,无人零售店可以正式落地,是因为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行业。”

23.jpg

 

 

彭建真称:“其实无人值守便利店成本很低,是传统便利店成本的1/6、甚至1/8,盈亏平衡点很小,几乎每天1000就可以盈亏平衡,现在很多无人便利店都可以做到。”

但以上这些要建立在一个健康的商业模式之上,同时整个的市场体量足够大,模式复制的基础上有一个可执行的团队,那么这个项目就是可以执行的。

“无人值守店不需要太深的技术”

《指引》的开篇是这样解释无人值守商店的:“在不存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全自动完成商品销售过程,亦可根据店内条件自动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的零售商店。”

技术无疑是无人值守店的首要因素,但由于目前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这一技术遭到很多人的质疑。无人店技术同质化很严重,而且用在无人零售的技术并不高,包括RFID以及图像识别、电子标签、视觉识别等,无人零售店内1平方米的投入普遍在1~2万,技术门槛并没有那么高,并没有达到像Amazon Go一样的无感购物。

在当前的无人零售项目在落地过程中,所有的技术都是围绕着如何识别消费者身份并判定其支付行为而进行的。

“虽然技术门槛比较低,但实际上,无人店有现在这样的技术就可以了,不需要太深的技术。现在的无人便利店可以满足消费者80%以上的需求,要想像Amazon Go一样满足消费者99%的需求,那么就要投入10倍以上的精力,还是要计算投入产出比。”彭建真告诉品途商业评论,“现在这些可以运用到无人零售店的技术,并不一定要用最好的技术。未来稀缺的是懂零售的人才,懂零售的人才最有可能做成一件事。”

再有,当前无人零售都在强调供应链,但是,目前的供应链并不能实现太多的价值。当前无人零售尚处于初级阶段,早期店铺数量不够密集、样本和数据也没有说服力的情况下,这种数据是没有参考价值。“供应链能发挥效率一定是基于数据的完善,在此之前的供应链优势并不明显。”

彭建真告诉品途商业评论:“现在的无人店靠差价就可以赚钱,现在靠卖货就能打平。但资本是看好无人零售的数据想象空间,资本投任何东西都是看5年以后,无人零售的数据价值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