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好邻居、便利蜂和中商惠民,50米内4家:高度恶性竞争下的便利店,谁会死路一条?

灵兽 2017-10-30 11:26:07

50米距离内就有全时、便利蜂、好邻居、中商惠民4家连锁便利店。

早些时候,6号楼有一家名为快捷键的便利店,在经营半年多后已关张。

这里就是位于北京西红门嘉悦广场的写字楼区,约有5000人,8栋写字楼。

11.jpg

这不仅让人产生疑问:在这个写字楼区是否需要这么多便利店?需要什么样的便利店?这样的过度竞争到底能带来什么?

这里也正是北京便利店市场的缩影,竞争无序,“质量”也参差不齐。

4家便利店,谁更具优势?

在这4家便利店中,全时、便利蜂、好邻居,从本质上看,经营品类都差不多,但中商惠民就略有不同。

中商惠民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纯粹的分销体系,属于挂牌便利店。基本上是夫妻老婆店挂上了中商惠民的牌子,在陈列上相比其他三家便利店都略显粗糙。

当然,中商惠民在经营能力、经营水平和服务管理上,都与好邻居、全时、便利蜂相比都差很多,甚至可以说不在一个等级上,鲜食也很少,也没有便当、关东煮等。

开业两周多的便利蜂到目前为止一直在做活动。其与其他3家便利单的不同之处是设置了门店+APP双线运营模式,主推便利蜂APP。

APP主要功能有四个:线上支付、线下自助购物、线上购买后自提、送货上门。

下载APP后首单单价最高商品享受4.9折优惠,还有优惠券相送等活动。除此之外,便利蜂与传统便利店上在本质上基本再无差别。

12.jpg

值得一提的是便利蜂的自主结账模式很方便,顾客挑选完商品之后可以连接无线,下载APP,安装完成后可以自主扫码结账,只需在付款后拿着支付后的二维码进行审核就可以了。

当然,这些便利店针对的主要目标客户就是在写字楼工作的人。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便利店既然开在商业区,就要符合商业人群的购物标准:快、便捷和实惠。

同一时间你会发现正在搞活动的便利蜂比其他三家便利店人气都旺盛,在便利蜂没入驻的时候全时便利店几乎是“称霸”这个商业区的,但便利蜂的活动却吸引了大部分的顾客。

因为便利蜂的促销活动,全时在10月25日也突出了优惠政策,在活动期间推出了部分商品半价活动、还有互动送礼品、抽奖活动,而奖品试试非常诱人的。

而处于“战争”中的好邻居处于观望状态,暂时没有做活动的动向。

从商品品类和价格上看,全时和便利蜂相差并不大。但因为便利蜂是新开的门店,环境和店面格局给人的感觉会舒服一点。

13.jpg

但全时因为开业时间较早,有一定的顾客基础。

《灵兽》在全时遇到了一位在写字楼工作的人,他表示虽然便利蜂开业这么久,自己却没有去过一次,因为自己离全时更近,而且之前都是去全时都已经习惯了,只有商品没有货才会其他的便利店购买。

从服务上看,你会发现刚刚入驻便利蜂在服务还是要稍占上峰,刚进店门听到内部人员的欢迎光临就会让顾客感觉到活力满满,而作为分销体系的中商惠民则稍差一点,进门后感觉到就像进入小卖铺的感觉,陈列美感也无从谈起。

在这样的竞争格局下,这些便利店怎么赚钱呢?目前看,要达到盈亏平衡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开在写字楼的便利店 靠什么赚钱

对开在写字楼的便利店而言,早餐的售卖也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的上班族是很少自己做饭,一般早餐都会在便利店买个包子、关东煮、面包或者豆浆和奶食品之类的,就解决了早餐问题。

其次,午饭便当也很重要。有些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也在便利店买些快餐解决午餐问题。所以,无论上班前期还是午餐时间,你会发现这几家便利店的早餐和快餐是热销品。

无论是带动人气,销售共享,包括带动周边商品销售,早午餐的作用非常巨大。

一般而言,在经营情况较好的便利店中,早餐能占到销售的20%以上,午餐则可以占到30%-40%。

当然,经营得好坏一是人流;二是口味和选品。

14.jpg

实际上,开在写字楼的便利店,引流很重要。因为在写字楼里人流量太过局限,底商虽可以吸引一部分外面人群,但要看位置,才能够决定人流量的大小。
其次,早午餐的味道和选品依然是便利店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良好的用户体验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流,不然即使有再好的位置,都可能会逼着用户走进你对面的便利店。

最后,早午餐的标准化非常关键。这决定了食物的卫生安全和水准,这也是很多消费者选择连锁便利店吃早餐的关键因素。

对于这三家便利店(中商惠民不提供早午餐服务)而言,更是如此。

品牌无太大差异化的便利店对于消费者来说,肯定是哪个价格便宜、优惠多去哪个,但是长期竞争下去一定是两败俱伤,能活到最后的肯定只有1-2家。

换句话说,这样不到50米就有4家便利店的写字楼,写字楼购买消费力是不足以支撑4家便利店的,想要活下去竞争是不可避免的。

灵兽传媒CEO陈岳峰表示,4家便利店纯粹属于的无序、无效竞争,终究伤害的还是自己。

“目前就4家便利店来说基本没有差异化,但大家都相信自己能活下去,所以大家都在不断宣传、扩展自己。反应到便利店行业也是这样的,由于资本的推动,便利店行业也进入争夺战,但是资本的推动对整个行业真的能造成好的影响吗?”陈岳峰称。

陈岳峰认为,便利店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广阔的,没有必要看中一块地方不放,实体零售本来就做的不好,这样无效、无序的竞争不会给整个商业和企业品牌的发展带来一点好处,为了开店而开店的方式并不可取。

跨界+融合,是便利单发展的方向?

从整个行业来讲,相比于日本,中国便利店的饱和度是远远落后的,国内在购物场景、增值服务、全渠道融合等多方面都存在着巨大的商机。

16.jpg

美国 3.2 亿人共有 15 万家便利店,2133人拥有一家便利店;日本1.2 亿人共有 5 万家便利店,24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中国13.8 亿人共有 2.6 万家便利店,53076人拥有一家便利店。

北京首都经贸大学教授陈立平表示,虽然很多便利店布局写在字楼地区、商业中心,因为上班族的需求是刚性的,利润也比较高。但未来发展会大规模进入到社区。

陈立平认为,只要老百姓能接受,符合消费趋势和消费需求,给老百姓提供便利就是便利店。而进入社区的便利店,业态形态就要发生变化,要探索低成本的、符合社区消费者需求的模式。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的逐步到来,社区型便利店和社区生鲜超市很有前景。

便利店也要从单纯的售卖商品向社区居民提供生活解决方案转型,从价格竞争向价值提升转型,从销售食材向多品种少量和加工食品转型。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