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产能这事,钢铁圈内人怎么看?

钢银电商 网络 2017-04-25 17:50:45

本调查报告是《2017 年钢铁行业“去产能”认知和态度调查报告》。目前,钢铁产量收缩,钢材价格上升已成短期现行趋势,但结构调整压力仍在。2016年去产能是以淘汰落后产能为主,而2017年去产能则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难度逐步加大。钢铁企业能否积极应对此次“去产能”任务?钢铁圈内人士如何看待政府提出的“再压减”?

当前中国经济正经历一个变化的节点,长期发展积累了庞大的经济总量,基数抬高,连续多年的两位数增长已不可重复,新华社撰文指出,中国经济正进入呈L型走势的中高速增长时期,供给侧改革则是当前形势下深化改革的重点。而在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中,去产能位列第一位,淘汰过剩、落后、污染严重的产能成为必然。今年两会,本届政府提出“要再压减钢铁产能5000万吨左右”且不包含中频炉,去产能任务和环境治理需求重叠共振,深刻影响着钢铁行业。

目前,钢铁产量收缩,钢材价格上升已成短期现行趋势,但结构调整压力仍在。2016年去产能是以淘汰落后产能为主,而2017年去产能则以化解过剩产能为主,难度逐步加大。钢铁企业能否积极应对此次“去产能”任务?钢铁圈内人士如何看待政府提出的“再压减”?调查结果如下:

谁最关心“去产能”这件事?

谁最关心本轮“去产能”“再压减”?调查数据显示,整体看来,排名前五的是次终端、终端、钢铁电商、贸易商和钢厂,其中次终端从业者、终端从业者、钢铁电商从业者最为关心政府“去产能”,分别占比为19.86%、17.44%、16.40%。

1

去产能直接影响着钢铁行业上下游供求关系。影响供给方面的因素包括:2016年去产能目标是4500万吨,2017年是5000万吨,且不包含中频炉,调整重点由淘汰落后产能逐步升级为化解过剩产能,力度提升;另外,发改委明确提出,2017年6月30日前,彻底出清地条钢,淘汰中频炉、工频炉落后产能,政策压力明显。而与之相对应的需求部分,季节性钢材消费旺季来临,2017年基础建设整体投资、4月1日雄安新区设立正对当前市场的预期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短期利多因素或将导致上游供货相对紧缺,下游需求相对迫切,圈内直接从业者对“去产能”一事的关注,侧面反映了当前钢铁行业的供求形势。

钢铁圈内人士如何看待“去产能”?

在调查样本中,有838位受访者认为本次去产能、再压减等同于“关工厂”,2022位受访者期望“去产能”是“扩大需求”,1068位受访者认为“去产能”的手段既包含了关闭“僵尸企业”,又包含了拥抱互联网、扩大市场需求,这类人群的选择较为理性与包容。

2

不同的认知带来了不同的态度。在本次调查中,认为去产能指“扩大需求”的受访者,对本轮去产能的认同度不高,仅有14.1%的“举双手双脚赞成”政府决定;有44.2%的该类受访者表示“纠结”,主动去产能的意愿明显较弱,更期待市场回暖。

而认为去产能是去僵尸企业、拥抱互联网、扩大需求三管齐下的受访者,对政府的认可度更高,33.1%的该类受访者完全支持政府决定,在上述类别中比例最高。可以说,该类受访者具有较强的政策意识和市场敏锐度,认为压减产能是必然之势,在客观需求同时扩大的情况下,积极主动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谋求发展是应对当前形势的最优解。

怎么干,能助“产能优化”一臂之力?

而企业面对“去产能”任务,对助力“产能优化”的方法也有不同的倾向性。在样本中,以25%为临界值,有32.13%的受访者支持“加大国内基建投入”,28.51%的受访者支持“背靠一带一路,借势冲向海外”,还有28.36%的受访者认为钢铁企业应该积极“拥抱互联网”,借助钢铁电商的力量应对“去产能”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值得注意的是,“优化钢厂结构,继续重组合并”仅有20.77%的受访者支持,开发高端产品线的做法仅有16.01%的人支持。

3

合并重组通常意味着既有利益结构的消解和重组,充满了不确定性;研发并生产钢铁高档货这样的做法,有利于企业确定长期优势,但高端产品通常需要较长的研发周期,资金投入大,市场风险未知,可行性较低。而政府主体加大基建投入,可以直接提振钢材需求,冲向海外,则是在现有市场有限的情况下,具有开拓意义的做法。

值得注意的是,“拥抱互联网,搭上钢铁电商快车”同时兼具可行性较高、长期战略意义明显两种优势,因此才得到了1114位受访者的支持。2016年5月,国务院即印发《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协同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钢铁行业通过拥抱互联网,与传统产业链全面融合和深度应用,各环节的信息不对称将得到消除。在研发、生产、交易、流通、融资等各个环节渗透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极大地提升钢铁行业的生产效率,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

逐渐火起来的钢铁电商,大家怎么看?

在调查中,“看好”钢铁电商的受访者占到了样本总量的70.78%。其中,一直使用钢铁电商平台,认为其行情功能很管用的受访者占21.44%;刚开始使用电商平台,认为初体验良好的受访者占22.00%;身边有朋友使用,打算尝试的占到了27.34%。

而“不看好”钢铁电商的受访者仅占到样本总量的三成。其中,使用过电商的受访者占16.62%;认为钢铁电商“抢夺”了受访者自身生意的,占到了9.47%;根本不相信线上购货的受访者,仅有3.13%。

4

钢铁电商平台作为“降本增效”的有力武器,已在促进整钢铁个行业的转型升级。以钢铁电商龙头企业“钢银电商”为例,其2016年的平台交易总量为3602.8万吨,平均客单寄售量为49.06吨,人均效能是20067吨,达到了传统行业的四倍效率;2016年10月24日,该电商平台开始持续、实时公布交易数据,满足了用户对实时交易信息的需求。这对钢铁行业“三去一降一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用极大。

目前,钢铁电商的商业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寄售”为主,一类以“自营”为主。前者的定位是多方交易的服务提供方,自身不参与交易,扮演“服务商”的角色;后者自身参与到交易之中,与既有环节的从业者争夺利润,扮演“贸易商”的角色。后者的存在,可能直接导致了部分受访者“不愿看好”钢铁电商的发展,认为电商“抢了我的生意,想着就来气”。这一比例在本次调查中占9.47%,此类现象值得钢铁电商从业者警惕。

总的来说,钢铁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大趋势和主要特征。而钢铁电商在这一轮变革中应扮演怎样的角色,未来的钢铁电商将会变得怎样,值得探讨。

你心中的钢铁电商,未来该怎样?

在调查中,39.18%的受访者期待未来的钢铁电商能利用好平台数据优势,为平台自身和用户创造可见的价值;32.94%的受访者,认可电商的服务性质,希望未来的钢铁电商能够将服务做到极致,“想得到的、想不到的全搞定”;29.74%的受访者希望钢铁电商能成为行业有效融资渠道;23.37%的受访者认为钢铁从业者将在未来人手一个电商账户;13.44%的受访者则认为供应链金融是未来钢铁电商行业闭环生态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

这组数据可以折射出近几年钢铁电商的繁荣景象,电商平台已对钢铁行业从业者的思维方式乃至企业的经营模式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大量受访者认同钢铁电商平台的出现,并期待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本质上,对不同愿景的选择,反映了钢铁圈内人士有着不同的利益述求。钢铁行业的从业者们期待产业链中生产、交易、流通、融资等各个环节的问题能够解决:未来,标准化的服务将覆盖产业链上下游各个环节;未来,行业将拥有完整、有效的征信体系,为信用活动提供有质量的征信价值; 未来,钢铁电商的商业模式将得到全行业的认可,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第三方服务提供商为行业创造价值。

可以预见,钢铁电商将在 “产业转型”中扮演重要作用。在国家“互联网+”政策号召下,钢铁电商作为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探索性产物,应该努力为整个钢铁行业服务。2012年,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的巨大压力为钢铁电商提供了历史性的挑战与机遇,五年之后,逐渐发展成熟的钢铁电商应为整个钢铁行业“去产能”“产业结构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