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资本刘唯:扎根技术创新,投资背后的低调、焦虑、与反思

竹子 猎云网 2017-04-20 14:44:28

刘唯

今年是刘唯加入宽带资本的第十一年。

十一年间,刘唯领导了对七牛、秒针、小i机器人、CDP、51社保、恒安嘉新、青藤云安全、车来了、喜马拉雅、第一财经、育儿网等项目的投资。据刘唯透露,投资组合中一半左右的项目都在按照自己的预期发展,其中也有项目已经完成IPO。

成立于2006年的宽带资本,现管理着三支美元基金,两支人民币基金和数支早期基金,总规模超过100亿人民币。不论是宽带资本,还是其合伙人刘唯,都鲜少对外界发声露面,低调做着耕耘。

这样的行事风格或许和刘唯本人的背景有关。刘唯在投资和通信行业拥有20年的工作经验,基于自己的能力和优势,他的投资领域也以2B企业为主,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网络安全、人工智能。

提及这11年,刘唯坦言有过焦躁与怀疑。

“当市场很热的时候,对自己选择方向会有压力。企业是不是真能跑出来,未来的商业价值和收益能不能和C端项目PK。”

同样,这11年间的投资生涯也有过遗憾,一些好项目总是无可避免的会错过。害怕对未来有错误的预判,害怕错过好项目,大概是每个投资人的心结。

随着投资经历的增加,刘唯的心态逐渐放平,早期项目不确定性高,自己已经做了投资当时最理性的决定。

刘唯戏称自己是“典型理科男”,理性、谨慎、稳健。不断学习新技术对他而言,更像是一种放松而非压力。此外,他还爱听历史,以及看网络小说,因为小说会让人有“代入感,可以暂时从现实抽离”。

作为投资界一位低调的老将,刘唯一路走来有过哪些思考,形成了怎样的投资逻辑?而关于他个人,又有怎样不为外界所知的一面?

近日,猎云君和刘唯进行了一场对话,以下是对话实录。内容经猎云君整理,以飨读者:

PART.1 十一年回顾· 经历过的浮躁与思考

问:宽带资本现在的基金规模和退出情况?

刘唯:我们现在管理三支美元基金,加起来超过10亿美金,第三期也投的差不多了。还有两支人民币基金,第一期15亿元,第二期30亿元。还有投早期的基金。我们的基金整体来看也像一个组合,涵盖从美元和人民币,早期投资到中后期投资的基金,基金总规模加起来一共100多亿元人民币。退出率不方便透露,DPI还不错。

问:宽带资本国内外投资的比重?

刘唯:核心还是投国内,国外会关注,海外优质项目进入成长期去参与的可能性更大。但国内更了解,更容易去判断业务和创业者。

问:现在重点关注哪几个领域?

刘唯:现阶段,我们对云计算、AI、大数据和网络安全几个方面关注度更大,IoT经过很多年发展,新技术又出来了,现在重新在看。

重点不断在调整。比如2010-2013年,当时应用还没有完全兴起,更多是看云计算的底层,七牛就是那个时候投的。后面底层逐步建成了,应用起来了,就主要关注应用层。这一代新的创业里面,尤其是像AI、大数据和云计算。底层技术是开源、开放的,不是一家独有,更重要的是在商业领域是否能用的比别人好,所以靠技术创业不考虑应用和商业化是很难的。

问:从2006年加入宽带资本到去年已经十年,回顾这十年怎么评价自己?满意和遗憾的地方在哪里?

刘唯:我的背景和大多数投资人不一样,我是行业出身的,做过运营商和企业,技术和企业服务第一天就是我主要的关注方向。这十年也投了一些真正有技术创新,而且能够获得市场成功的企业,尽管这种品牌在市场上可能知名度不会特别高。

但这条路相对比较辛苦。之前在国内有5-10年对2C创企来说是红利期,我们也有不少投资,但是相比其他基金2C投资占比少些。不能说好与不好,但和别人不一样。中途也会有焦虑的时候,当2C市场很热的时候,对自己选择方向会有压力:企业是不是真能跑出来,未来的商业价值利益能不能和C端PK。

问:最后思考的结果?

刘唯:随着时间推演,12、13年后,C端的投资有几波回报不如预期,很多人就开始关注B端这个领域了。从长周期来看,C端特别优秀的基金,会在品牌树立包括吸引资金方面有优势,但做技术或企业服务方面投资,不一定比C端差。企业服务投资更考验自己的专业能力,成长周期长,但项目失败概率更低,成功率可能比C端高。

从那时候开始,我们逐渐认为,投资是专业化的事,每个人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和专业化方向。基于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我个人还是做偏技术和企业服务方面的。我们布局算很早的,还是坚持了下来。

问:宽带资本很少对外发声,为什么?

刘唯:对于其他的行业活动参与确实偏少,这样做不一定对,我自己也在反思。2B的项目我们都接触的到,很多好的2B项目也很少公开出来融资,真正专注投2B的也是相对比较小的圈子。

PART.2 经验谈· 投资逻辑和自我进步

问:投资的大部分项目都走的不错,最开始走过什么样的弯路,最后形成怎样的投资逻辑?

刘唯:核心技术和产品最后会形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是优秀的技术无法保证商业的成功。技术能否跨越到产品,产品能否跨越到商业化,是不是个技术和商业化均衡的团队。我们投过不少纯技术团队,但是最后有的失败了。

随着时间的演进,现在会综合去看。一是产品化的能力,是否能够实现从优秀的技术团队到优秀的产品团队的跨越。

二是能不能做好做体系化的销售布局,打造标杆客户。早期技术类创业对于销售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好的2B团队,也有很年轻的技术背景创始人,但是他自己可以成长成好的leader,能够去吸引有能力的市场和销售人才。2B团队对于leader综合能力要求很高。

问:那什么样的leader会让你觉得成功率高,很靠谱?

刘唯:没有绝对,都是在判断,什么样的人都投过。有投过纯技术最后跨越不过去,也投过非常偏商业的,不能绝对概括。

问:那2C项目的投资逻辑是怎样的呢?

刘唯:宽带资本一直有投C,大约一半比重在C端。我自己也投过一些C端的项目。2C和2B有一点是共通的。2C项目我分成两层,第一是有需求,就是有用;第二是好用,就是产品好,能让用户用得舒服。之后才是考虑商业化的能力。

C端我主要看教育相关的,我投了给孩子用的学习工具纳米盒,这个公司没花一分钱推广,就做到了几千万的用户。我投的2C项目跟我自己对产品的了解有相关,可能我自己就是用户,比如纳米盒在投资前我们家就是它的用户,还有投资的喜马拉雅我也是重度用户。

问:很多技术都在进步革新,作为投资人要如何去update自己的知识库呢?

刘唯:2B不能基于常识去投。首先对于产品技术方向要能看懂,其次对于未来趋势要有判断力。所以需要投资人自己有过一定的商业方面的经验或了解,要多看多学。

一是要持续学习新的技术,比如AI出来,基础的逻辑必须得懂。可以请教专家,可以学习技术的课程,我自己也会花时间在网上付费学习,看别人总结出来的别人的逻辑要素。还有就是边投边学,在有基本的判断或者理解的情况下,要尝试通过投资去参与和学习。我的逻辑是不会一直只看,投了以后,你逐渐也会成为专家,因为你会深度参与到公司里面去。

问:说一个印象最深的投资案例吧。

刘唯:一个做网络安全的公司,现在IPO不便透露名字。

从起初团队几个人就开始接触,和创始人聊怎么建立好的激励机制,那时候没什么收入,只是朋友帮忙,后来看到有商业化的能力,我们就开始参与了。2012年投的时候收入就几千万,不大。但是过去几年的发展超出了预期,去年做了将近5个亿。公司从几个人到现在6、700人,你会看到公司自身的团队有巨大的成长,早期他们也在学习,不仅是做商业,还有怎么组建团队、建立企业文化。

还有一个项目最初花8000块租了个别墅,挤了20多个人,公司发展非常快,已经成为行业的龙头。创始人有成为一个优秀leader的特质,他是技术背景出身,也有非常强的商业化的能力。

问:接触到的2B创企常见的弱点?

刘唯:很多中国的技术团队商业化偏弱,有一个断代的情况,偏传统的公司对于行业的理解和经验可能更强,但这些人的思路容易被限制。更年轻的团队对技术理解更好,有冲劲,所以要看leader能不能吸引到互补的人,愿意为他服务。

PART.3 性格+投资的化学作用

问:个人性格是怎样的,体现在投资上会有什么影响?

刘唯:我是比较典型的理工男。理性,逻辑思维强,做事会偏专注去深挖。技术企业成长周期会比较慢,所以逐渐变成一个稳健的投资风格,不过看清楚的时候也会迅速出手。

问:那take risk的项目里能继续走下去的有多少?

刘唯:2B的项目里,我自己的portfolio里大概有10%最后不成,30%左右是发展不如预期,会有50%左右按预期方式在走,因为我的预期本来就不是特别激进。其实这样的比例,时间长了都能达到,最关键是50%的预期里会不会出现Star Deal(明星项目)。毕竟投资机构最后主要的收益是靠明星项目来的。

问:像超级高铁这种更偏向未来的项目会投吗?

刘唯:我不会。基金都有周期,我们是10年的周期,已经很长了。纯做未来投入、短期内看不到商业回报的,我不会参与。这种事就让谷歌、Elon mask去做,这些公司会去投生态、基础设施,投未来,但是我作为投资者,理论上我不会在这个方向下大注。

问:那投资中最看重什么?

刘唯:投的时候一定要能看到退出。就算它自己不产生回报,但是它的技术、它的成功,能让你卖个好价钱,这也是一个退出路径。回报是第一的。

问:在投资行业呆了11年,会出现疲倦期吗?

刘唯:(思考了几秒钟)也没有。我投技术类,会有新东西层出不穷的出来,所以会有焦虑感,因为技术、市场迭代太快了。确实怕自己对于未来有错误的预判,或者miss掉很好的趋势。

问:之前有什么遗憾的项目吗?

刘唯:肯定有。因为专注在这个领域,大部分项目都接触过,肯定有错过的。云计算领域miss过几次,还有大数据。

问:对于miss这件事怎么看?

刘唯:不可避免。因为当时你的决策也是理性的,好的公司在早期有很多不确定性,而且好的公司进入价格永远都高的让你没法接受。但如果你对于他未来的成长很有信心,或者认为它可能成为市场领导者,该投还是要投。

问:平时一般怎么放松?

刘唯: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听,最喜欢听历史。二是看网络小说,什么都行,玄幻、武侠、官场都看。看小说会有代入式,可以从周围的环境暂时抽离出来。三是学技术,这挺有趣的。比如我对深度学习感兴趣,就会天天去看。我就是理工男,整个兴趣爱好和典型的理工男也没有太大的差异。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