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消费互联网生态对B2B产业互联网的借鉴意义

杨明波 工业4俱乐部工业服务研究中心 2017-03-24 16:26:30

相对于消费互联网的风生水起,B2B产业互联网依然是方兴未艾的状态,或者说并未建立起真正意义的生态。

消费互联网 VS B2B产业互联网 

由于消费互联网面向的是具有独立决策的个体,在商业模式建立时,往往以点作为突破,以满足不同的人群和应用场景,加上中国有海量的市场需求,进而容易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随着个人电脑及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消费互联网在中国几乎变得无孔不入,一片繁荣的景象。

2

                                                表一:消费互联网应用分类(部分)

与消费端不同的是,工业端属于组织决策,言下之意,工业品和服务需要卖给决策主体并非个体的组织,组织结构、产品实现、制造系统(设备)等决策因素的多维性,组织的管理水平(知识的积累程度),制造规模大小等决定了面向工业端的B2B产业互联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3

                                           图一:B2B工业服务特征

B2B产业互联网遇发展-“最好的时代 ” 

对于B2B产业互联网的发展而言,受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制造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契机,制造业必然追求更高的效率、更低的运营费用、更低的库存,当需求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对于现有的工业服务生态而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正如消费互联网发展初期,消费者与B2C企业需求匹配困难,市场开拓成本巨大,酒好也怕巷子深。

4

                                            图二:B2B工业服务生态现状

如同西安问题电缆事件所暴露的问题一样,类似情况在B2B工业服务领域却屡见不鲜。正因如此,B2B产业互联网已到了非治理不可的时间节点,机会伴随着灾难的来临,B2B产业互联网发展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B2B产业互联网发展之现状 

伴随中国制造2025及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推进,近几年B2B产业互联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包括:

1.智能制造与工业互联网平台,针对行业于大中型制造业或行业龙头企业,由于自身规模性效应与知识积累程度较高的特征,深度挖掘其研发、产品实现、设备及管理系统数据,实现数据决策,智能驱动的管理转型成为必然,树根互联、观为监测、兰光创新、酷特智能(红领)成为这一部分应用的典范。

2.SaaS级数字化应用。相对于传统软件,SaaS应用具有明显的价格和工业服务对接优势,诸如安徽奇荐在钢结构协同制造系统应用及智能服务生态应用。

3.共享服务平台。非计划性停机所带来的损失,往往是用户的当务之急,快速匹配适合的服务资源(人员及工业品)成为刚需,诸如工控速派、修吧等相关的共享服务模式快速发展起来。

4.MRO工业品平台。面向制造业备品备件库存高企,需求计划不确定性,采购难度大的特点,MRO工业平台发展也成为必然,如工控猫、震坤行、库控等。

5.其他平台。诸如航天云网的综合性工业互联网平台,满足装备设计及其供应链的麦迪平台。

……

毫无疑问的是,这些平台或者应用的方向,都旨在为用户提供单一或综合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工业企业的运营效率、质量、降低其运营费用,降低其库存,进而实现制造业产业升级。这些模式中,一方面是沿着智能制造主线,一方面是效仿消费互联网模式。

但面临的问题是,行业龙头或大中型国有制造业,热衷于智能制造方向的深度应用,要么凭借其实力,要么为了拿到相关政策补助,这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制造业转型的贫富差距。而对于各类互联网平台的应用,由于解决问题的单一性,以及类似平台的多样性,不能挖掘用户真正需求,用户也不太可能选择多个平台,其发展同样受到牵制。

尽管如此,工业企业不同于普通消费者的娱乐性的消费特质,工业企业对于持续盈利的诉求是十分明确的,增值性的服务与产品是工业企业迫切需要的(能够促进其提高质量、效率,降低其运营费用、降低其库存),而解决问题的关键也在于如何识别用户需求,形成适合工业企业组织与产业特征的组织决策系统。


5

                                             图三:B2B产业互联网生态圈

B2B产业互联网生态圈的组成,是由持续升级的工厂用户的智能制造系统挖掘需求和B2B产业服务平台的持续满足两部分组成,借鉴小米与阿里巴巴互联网生态经验,应建立:

1.由SaaS应用为入口的智能制造生态迭代路径

小米科技之所以能打造生态链,得益于在于重视 MIUI 应用系统的持续优化,借助口碑营销,实现小米手机及生态链产品的规模化复制,也就是说,小米一开始就是一家互联网科技公司,而非单纯的移动终端制造商。

我国工业制造业数量庞大,绝大多数企业数字化能力欠缺,管理基础薄弱,建立满足用户迫切需求的SaaS应用尤为关键,不同于传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SaaS应用应注重持续的产品迭代、完善的产品体系,可延伸的智能制造生态进化基因,包括:

1)免费的基本应用,制造业用户愿意为价值买单,而并不愿意为入口应用买单,这符合大多数用户的诉求;

2)强大的数据决策与分析应用能力,通过数字化识别用户潜在需求,对内形成用户决策机制,对工业服务形成需求对接,是其智能制造生态的核心所在;

3)服务与应用增值服务产品。随着用户习惯和知识积累程度增加,对于相对深度的数字化应用,是需要用户付费使用的,用户将通过这些增值服务和产品,获得知识积累加速与运营水平能力的提升;

4)物联网及智能制造技术的高度融合,制造业向先进智能制造转型是不可逆的趋势所在,伴随制造业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持续升级,推动少人化的组织变革需求,智能制造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将会随之迎来发展,从数字化向智能化的变革也成为必然的趋势,故这些作为智能制造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应高度融合,并形成生态链产品的部分。

2.B2B产业服务平台及其生态

伴随SaaS应用及智能制造生态的普及和深度应用,用户需求量化与决策机制的建立,是形成B2B产业服务互联网形成的基础。在此基础上,B2B产业将迎来商业模式彻底的颠覆和高速的发展。借鉴消费互联网的做法,将会产生如下影响:

1)B2B产业互联网平台,将成为需求与产品(服务)的孵化中心。用户需求的有效量化,借助其强大的数据分析和人工匹配能力,链接需求两端成为其核心的价值。

2)向上链接B2B供应资源,包括B2B装备制造商、咨询机构、MRO工业品服务平台,并通过价值数据衡量监督并优化这些产品和服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3)面向用户端,通过工业品社区、MRO服务社区(整合诸如工控速派、修吧等服务模式)形成社区级工业服务模式,解决B2B工业服务最后一公里。

谁将成为B2B产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 

谁将成为B2B产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正如老鼠给猫挂铃铛一样,未来相对好描述,谁来执行却是最难决策的。就分析而言,似乎谁都能做,谁都又不能做,但从一般规律上来理解,互联网从来都是跨界打击,专家学者肯定是不行,因为他们懂得太多,既有的商业模式者又不愿意打破常规,冒着风险去尝试全新领域,而相对于哪些新进去领域服务商却是最有可能的,原因也恰恰在于资源优势的缺乏。

当然,要形成B2B产业互联网独角兽企业,从客观上来分析,对于企业需求的科学引导(基础理论支撑)、解决方案的多元性(研发能力,研发投入>营销投入)、用户的极致体验(重视口碑营销、打造用户惊讶的产品)、利他合作模式(与智能制造、价值服务商、平台开放合作),将是成为独角兽的必要条件。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