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I赵鹏岚:金融不应该被当作获取暴利的杠杆

周小燕 小饭桌 2017-02-07 09:37:20

在加入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之前,赵鹏岚先后在瑞银及摩根大通从事过3年投行工作,谈及从投行转入VC行业后自己的最大变化,他的结论是:“我的性格变得更较真,并且更加擅长不断否定自己的既有观念。”

赵鹏岚

他的工作模式也从“验证这家公司为什么好”切换为不断试图证伪,并用挑剔的眼光辨识创业者所说的话及创业公司的模式。

赵鹏岚在进入BAI的两年内,出手投资并管理易鑫金融、乐信集团(分期乐)、农分期、美信金融、汇联金科等互联网金融项目,并兼顾企业服务、消费等领域。同时,他形成兼顾“板块和基本面”的投资逻辑,既关注公司是否具有板块效应,也关注其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否有带来财务盈利的可能性。

刚获得“卓·2016小饭桌30岁以下新锐投资人”奖项,赵鹏岚与记者聊了聊他在金融投资方面的心得,以及2017年的新变化。

以下为对话:

金融不应该被当作获取暴利的杠杆

小饭桌:你一直关注互联网金融领域投资,在这方面有哪些投资心得?

赵鹏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其实很泛,有互联网信贷、证券、保险、支付、众筹、企业金融及数据风控服务等板块,其中互联网信贷又分为资产端和资金端。广义的互联网金融,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信贷,即所谓P2P、消费金融等方面,虽然券商和保险也有投资机会,但网络信贷的发展阶段更加成熟。

BAI近两年在金融的布局比较明确集中在信贷板块的资产端。中国资金其实流动性充裕,但出口单一。由于GDP增速下降,导致资产价值上升速度放缓,随之收益率和资产质量下降,总体而言,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优质资产端缺失,但通过互联网模式创新而形成的新型资产类型会不断出现。因此从价值链上看,资产端获得了更高的溢价。

虽然中国经济增速为6.7%,但许多行业增速超过20%,需要大量信贷资金进行渗透。

此外,金融不应该被当作获取暴利的杠杆,而应该服务于实体经济,如果金融背后没有一个快速上升的实体做支撑,其背后的泡沫一定会破裂。

所以,我们会寻找值得信贷资金渗入的优质资产进行投资。消费金融就是其一。我们2014年就开始布局消费金融,当时看到中国经济靠内需和消费驱动是比较明显的趋势,但个人的信用杠杆供应缺失,一定有大机会。于是,我们便寻找什么样的消费人群能够支撑起优质的资产质量,同时又适合创业公司切入,经过一番调查最终锁定的群体是:

学生人群,他们消费场景为分期消费3C电子产品,我们投了分期乐;

车主人群,我们投的易鑫金融就是给想提前购车的消费人群,提供二手车、新车贷款。

小饭桌:投资消费金融,如何对项目的风控体系进行评估?

赵鹏岚:风控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个人一直认为现在市面上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风控水平,尚没有超越传统金融机构。从表面上看,互联网金融公司好像能够做传统金融机构做不了的事情,但互联网金融风险偏好高,这些公司所能承担的风险相应地高于传统金融机构,本质上是在做次信用人群。

整个消费金融的资产质量,目前还是由中国人极高的储蓄率和上升的可支配收入支撑着,而非风险定价。相比较而言,美国的消费金融依靠风险定价,因为中产阶级人群趋于成熟。

小饭桌:从2014年到2016年,资产端发生了哪些变化?

赵鹏岚:2016年,消费金融领域已经成为一片红海。现在不光创业者看中这块市场,银行、信托、保险等资金体量上万亿的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大面积涉足消费金融,它们让创业公司先去验证资产是否具备价值,再决定是否进入。

消费金融成为红海,我们就不会再追涨。与此同时,另一个群体进入我们的视线——农业金融,反映到投资标的上,我们投了农分期。

农户经济是一个上升的实体,但农村群体太庞大,如果将有农村户口的群体都叫农村人的话,这个群体有6亿人。但大家对农村信用的固有印象是骗贷风险更高,因此形成了价值洼地。我们从中剥开不确定性因素,发现有一个群体叫“农户”,这个群体人数在极速上升。

中国真正的散户农民已经成为最后一代农民,基本只有“60后”的散户农民还在种所谓一亩三分地,他们老去之后,会将手上的土地流转到大农户手中。很快,大型农户会掌握中国粮食生产,这部分群体对于金融杠杆极度需求,但几乎没有机构能为他们提供足够的金融杠杆,而他们的净资产和现金流甚至会超过一家小微企业。

金融机构的成长永远伴随实体经济增长,如果农户群体或中国农业现代化要成长,一定会伴随着一部分金融机构成长,而传统的国有农商行或农业银行的成本结构,决定他们不会触碰这种需要极度下沉的业务,但却十分适合金融创业者切入。

这是我们在信贷投资方面的思路。

资金端的机遇,在于激发现有金融机构存量资金

小饭桌:BAI在互联网金融板块布局的都是资产端,在资金端还有哪些投资机会?

赵鹏岚:在寻求优质资产的时代,不代表资金端没有机会。2012年之前,资金端的投资机会已经基本饱和,挖财、铜板街这种大型资金端利用互联网流量红利快速崛起。

而今,更多的资金端机会来源于,你如何激发现有传统金融机构的存量资金。我一直觉得,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对于新型资产端持观望态度,如果得到正面验证,他们会大举进攻,而他们的资金成本是现有资产端的资金成本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2016年末和2017年初已有此迹象。

这会带来又一波互金大爆发,但供需市场的资金对接需要桥梁。比如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不可能一家一家去寻找资产端,主动给你放贷,在资金端和资产端之间需要有中介。我们相信,互联网公司或技术驱动公司会完成这个对接,因为传统金融机构的成本结构注定其无法做小而分散的事情,而互联网公司恰恰最擅长做。

如果传统金融机构愿意拥抱新型资产端,我觉得会产生一个核裂变。但我们也还在看,这个领域尚没有跑出来的玩家。

小饭桌:2016年互联网金融步入红海,2017年你将如何做转型?

赵鹏岚:2017年,我要“去金融化”,不追涨杀跌。对我而言,投资金融项目不代表只看金融领域,我的整个投资逻辑都是动态的。

总体的投资大逻辑,是兼顾“板块效应”和“基本面”。板块效应,指的是创业项目是否真正切入刚需,同时又符合该领域的长期发展趋势。基本面,指的是项目本身是否通过聪明的商业模式创新而具备财务收益、是否有规模盈利潜力。

在流量红利殆尽的时候,我不太投那些只有板块效应,没有基本面的公司。但具备了基本面不代表公司现在就要有利润,而是其经济模型在理想状态下能够跑出来。

金融就是一个很好的板块,因为它同时占据板块效应和基本面。除此之外,一些交易平台也兼具这两个特征。

小饭桌:投资一家公司后,你如何观察其成长状况?

赵鹏岚:我几乎无时无刻不在自我复盘,当我们投资一家公司的时候,所观察到的点比较宏观,BAI相信“主动管理”这件事。

在主动管理的状态下,你所看到的公司的每个微观层面都会反作用于你过去所做的投资决策,或对当下状态的判断。这也是我们这行比较纠结的地方,当所投项目利空的时候,你不断反思自己当时的判断是否有误;当项目利好的时候,又会反思当时是否已经预测到。

我对于所投项目的观察分为三步:

1、投进去之后,公司能做到什么程度;

2、1~2年后,这家公司会做到什么地步;

3、最终,这家公司的end game会是什么状态?

很多人投对了一家公司后,却不知道为什么投对了。大家都在吹捧这个投资人很厉害的时候,你让他再做一遍,他很可能做不到。

这种主动管理和复盘是一个不断修行的过程,包括如何给公司设定目标或预期,其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复杂、有技术含量的事情。

小饭桌:你的投资频率是怎样的?

赵鹏岚:我不追求量,我们内部有一个Practicing,看一个行业往往从最好的公司看起,也许未必会有投资机会,但一定要把自己的品味意识提上去,建立自己对于好公司的认知。

我个人做投资会扫行业,所有案子都看一遍,将整个行业摸清楚后,再进行挑选。如果扫行业的话,一天会约五六家公司,但真正投资的不会很多。

小饭桌:你倾向于投资什么样的创业者?

赵鹏岚:有三个标准。

第一,他/她见过大钱;

第二,创业者在能力上具备一定的经验,性格上不太斯文;

第三,他/她不是只为自己的个人财富、身价创业,而是真正想做一件事情来解决一个人群的问题。

看人是一件需要修炼的事情,很难说自己能够特别准地看人,还在一个学习的过程中。我的理性大于感性,做投资还是会看数据、基本面、模型,脑子中不断进行各种计算,但有时候你机关算尽,也算不出一个伟大的公司,这是一把“双刃剑”,容易矫枉过正。

做投资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无法一言道尽,保持敬畏之心。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