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的B2B航运公司如何创造社交媒体奇迹?

数字智库 2016-11-17 08:47:29

马士基集团成立于1904年,总部位于丹麦哥本哈根,旗下的马士基航运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承运输公司,马士基集团位列世界500强第172名。

航运

这一天,对 Jonathan Wichmann 来说注定会终生难忘。他在个人网站上写着,2011年10月,他的老板、也就是马士基集团的首席沟通长Klavs Valskov首肯了他准备一周的“ 马士基社交媒体策略提案”。

这两个人绝对想象不到,在那一个拍板定案的瞬间,11个月后为这间举世最大的航运公司,再创一个世界级的记录。

用年营收的0.000004%做社群媒体

2012年9月,在社群媒体领域初生之犊的马士基集团夺下当年“欧洲数字传讯大奖”中赢得年度社交媒体活动和社交临场奖,令众人跌破眼镜。同年年底,马士基对自家客户进行调查,68﹪的受访者认为,马士基集团在社交媒体上的运营,有助于改善对该品牌的认知。

迄今,官方粉丝团按赞数超过245万,在同业无人能及。

有一回,记者问 Jonathan 在社群经营上,马士基到底花了多少钱?当时,距离马士基投入社交媒体运营已逾一年半,还一口气经营10个社交媒体。

有着丹麦人典型的修长身型,这位30岁出头的幕后操盘者一算,总投入不到10万美金,“我们部门没什么预算,做什么都是自己来。”单看 10 万美金是不小的数字,但以马士基当时年营收 270 亿美金来看,只占了0.000004%,就好像大象身上的小蚂蚁般微不足道。

虽然卖的是和多数人生活不太有连结的货运服务,但马士基经营社群的成效,远远超过许多面对消费者的大众品牌,从表面上看来,马士基经营的是“社群”,但真正让他们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内容!

会讲故事的B2B航运公司

对B2B从业者来说,如果要做社群经营,在内容上,专家们会给的建议通常有:

1. 在官网或部落格上多多发布专业文章或个案解析。

2. 要到潜在客人的 EMAIL,寄送专业信息或文章。

3. 编写白皮书,放在官网或产业专家、记者。

马士基集团的作法是:以上皆非。

的确,这类内容的说服力很高,但它也隐含一个风险,就是可能无聊到让观众趴在办公桌上睡着。所以,马士基选择了一个只要是人都拒绝不了的手法,也就是“说故事”。

一个做船运服务的 B2B 企业,要怎么对大众说故事?Jonathan 也很头痛,他坦言,“其实在第一个礼拜,我压根不晓得如何在社群媒体上互动。”

Jonathan 闭关找数据,后来挖到了一个数字数据库,里头都是船只、港口和海洋景色的照片,多达14000张。过往两年的记者经验,让 Jonathan 有个灵感,把这些照片再加上故事,不仅可以传达马士基在做的服务有多独特,一般人也喜欢看到这类素材。

在官方粉丝团里,常常可以看到马士基的货船航向天涯海角的自然美景照片,或是难得一见的船舱工作实境。

再点进官网里的“ 马士基社交媒体 ”专区,里头就像新闻频道里的特集呈现,林林总总列了数十则故事,有的富含教育意味,谈如何做企业社会责任,或是透过无纸化降低成本,也有的故事走趣味版本,例如,“他是马士基全世界最年轻的员工?”,就连可爱的绵羊也能谈,因为羊毛是最好阻绝油污的利器。

马士基化劣势为优势,找到让你我也想看的故事角度,并且经年累月发展出独一无二的“故事主轴线”,架构虽然简单却能让观众一看即知,这是“ 马士基 STYLE ”的内容。

另外,在经营内容上,马士基很小心翼翼地不触及太直接和商业活动有关的内容。在 Jonathan 的信念里,所谓的内容,“不只要能提供知识,给予顾客协助,最最重要的是点燃对话与赢得分享”。

就好比每年冬天,全世界货船都很怕驶经波罗的海一带,因为临近海域因急冻而难以运行。但对于马士基的货船来说,这不成问题,因为他们很擅长避开暗冰。营销部门便做了一个 campaign,想谈谈马士基在这方面的专业优势。

身经百战的 Jonathan 知道,这么干瘪瘪的话题,即便做成图表数据,丢在网络上大概也没人想看。于是,他从丹麦派了一个摄影师到俄罗斯,捕捉货船被冰结的系列画面,放到各个社群媒体上,然后再做个专页介绍冬季航运的挑战,客户若有兴趣,再自行下载相关服务说明小册。

“我们知道在粉丝团上有15~20﹪是马士基的顾客,即便如此,也不能就大把的卖东西,还是要去分享让所有粉丝看到都觉得有价值的内容,”Jonathan说,马士基不直接谈销售,反而“绕道而行”的策略奏效,这一系列操作最后换来150张订单。

让每个员工都成为内容生产者

开始经营社群,在你的公司、或你听到的个案通常会怎么做?

1.由公司高层授意推动。

2.外包给agency。

3.预先做好内容计划,排定每周PO文,最好还要先让法务看过。

马士基的答案还是:以上皆非。“这么做,只是慢性死亡。”

要说马士基的社交媒体运营奇迹,除了培养出能掌握自家特色的“内容力”外,另一个关键,就在于如何动员内部力量,让员工一起投入做社群的“组织力”。

如果你常看国内外讨论社交或内容营销的文章,就会发现很少有企业会像马士基这样思考。这也再次突显他们图得不是流量或按赞数,而是能否透过这个机会振兴组织以及品牌活力。

一般运营社交媒体,多交由企业公关、品牌部门操作,但马士基打破惯性思考,以“跨部门小组”的概念来运作,像官方推特账号就由船长、部门总监和一位研究所实习生共管。总部也鼓励马士基各地分公司开推特账号,前提是“要能增加商业价值,不能只转发总部发过的内容。”

在粉丝团的运营部分,不是只有丹麦总公司的沟通部门同仁才能发文,全球各地的员工在经过学习与总部考核过后,便可自主决定发布和在地相关的照片、更新近况或新闻,毋需事事请示直属主管,或等待远在丹麦的总部裁示。

“在建立组织和品牌透明度上,这样做很简单又有效,”Jonathan归结,这个从内部、而且是由下往上发动的社交媒体运营,不只为马士基带来丰沛、多元的社群内容,也让员工们觉得,运营社群是大家的事。员工还有机会可以磨练技能,从运营社群里感受到自我成长,以身在马士基工作为荣。

「去他的内容计划表」

在许多内容营销顾问眼里,针对每周、每月排定内容发布时间表,是日常操作不可或缺的重点。Jonathan恨透了如此规律运作,他振振地发出忠告:

“透过社群媒体做内容营销时,别只埋着头制造未来几周、或几个月要用的内容。反而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专注当下,随机应变提出适当的内容。”

2012年,飓风珊迪袭击美东,美国财经杂志《福布斯》做了一个专题,要谈大企业如何通过重大天灾的考验,报导里引用了一则马士基自制的主题影片,还加上详尽报导。拜大媒体导流所赐,24小时内该影片的观影人次,打破马士基有史以来的记录,马士基打铁趁热,随即在INSTAGRAM里成立“spotting trend”专区。

透过以下汇整,你可以看到马士基如何制定策略,巧用各类型的社交媒体:

TWITTER :透过员工的专业和多元,向航运同业和新闻记者分享业界重要即时消息,也藉此培养企业在社群运作上的透明文化。

FACEBOOK :对品牌而言,经营这个媒体的重点在于声量以及被看见。一天一则,不谈任何关于船务的问题,也不谈工作机会,重视和粉丝们的互动。在内容选用上,不管好、坏都别怕被看见,并让使用者的照片和故事,也有机会成为页面主角,藉此彰显品牌在社交媒体上的灵活和可信度。

INSTAGRAM :成立专区,让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透过手机拍下马士基的船只或照片,然后转发到其他社群媒体上。在马士基执行长办公室里有了一张表框的大海报,上头就是全世界人们在INSTAGRAM的投稿创作集结。

LINKEDIN :建立“The Shipping Circle”专区,邀请全世界航运专家在社群里辩论产业里的挑战与机会,透过网络,马士基从这群在实体世界也未必会见面的专家身上得到许多知识。

在发布重要策略时,藉此让记者和公司重要主管举办小型记者会或视频会议。

不要单方面丢讯息

你一定想问,马士基在社交媒体上花的10万美金,换回了什么?

对他们而言,除了总共抱回3项世界级社交媒体大奖,连带让员工与顾客对品牌的好感度、满意度提升,还获得不少业界专家的情报。2012年底,根据其内部自行评算,其ROI保守估计高达1500﹪,不过数学运算的结果其实接近5000﹪。

对马士基来说,这ROI是1500或5000都没那么重要。除了因为投资额不高,再来还是回到主其事者怎么看待这件事——对马士基而言,运营社交媒体重要的是过程,而非结果。

所以他们会问自己,做社交媒体运营到最后有没有回馈到最初设定“更靠近客户一点”的初衷。例如,在“雇主品牌”上,马士基有意识地收集、询问每一位新进同仁,“社交媒体在你决定进这间公司工作上,扮演了多大的角色?”以便不断修正作法,达成目标。

每回采访最后,Jonathan都会被问到,经营社群的心法,这位已离开马士基,自立门户创业的操盘手总是这么回答,“经营社交媒体的重点是沟通,而不是营销;是双向互动,而不是单方面丢讯息。甚至可以说,社交媒体是一种‘心态’,一种思考的方式,一种让大家一起共事的方法。”

他的话,为如何思考社交媒体与内容营销下了很棒的批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