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的电脑信息化和人脑经验化,是单选还是结合?

光头杨 物流沙龙 2016-10-28 08:44:02

都说信息化已经成了物流企业,乃至物流行业的基础设施,或者说是它的核心竞争力的所在。好多车光头杨拥有深厚的信息化的背景,我们一起来看看光头杨是如何结合自己的实践跟大家分享信息化对物流的行业,或者物流企业的意义何在?

光头杨

物流信息化路向何方?

信息化是针对电脑来讲的,经验是针对人脑来讲的。有很多企业不做信息化,是因为他觉得他的经验是够的。经验最大的难点是在于复制性和传承性,这有一个问题,就是开班拉弟子传授解决复制问题,同时还要解决选中的那个人是认可的,就是以前带徒弟的方式,才会把真东西传给他,这是原来在人脑方面传递经验的。

信息化不是本身不好,也不是切入的时机不对,而是业务构成是有问题的。

物流早期,有很多企业之所以存在,是有它的门道的,这么多年过来脱离物流本身越来越不灵,发现要经验,又赶上中国计划生育,发现人才越来越不够用,而且信息化起来了之后,大部分人都想进科技类公司。过年回去别人问你在什么公司,你说在物流公司都不好意思讲出口,没有点科技的东西,一个年轻人,想一想这个场景,有点尴尬的。人才发生断档,复制性跟传承性出问题,倒过来看要信息化。

信息化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信息化其实就是一个代码,计算机是死的,电脑比人脑要死。但是要把这些经验搬到信息化里面来,这两者之间的鸿沟,如果信息化的提供商不够专业,或者说物流公司自己本身对于经验的梳理还在过程当中,这两个人在一起,也是一件蛮尴尬的事情,能不能走的顺,又受制于老板有没有这个决心。有的时候做一些项目,做到半途,老板说还是把精力投入到业务赚钱的事上。传统的物流,大脑有的时候还真能解决一些事情,特别是中小企业,不需要信息化,靠大脑做事情也能解决。

一路过来,都是大的企业在信息化做了很多的事情。

并且出现一个现象,大的企业就不相信信息化公司,它觉得把经验学过去之后会有恐慌,在没有提云之前,觉得阿里这家公司确实挺恐怖的,亚马逊最早提云服务,做技术到信息化,到平台,阿里干的是平台商的平台,你把服务器放在我这里,我做一个算法给你集中起来。现在很多公司会担心把数据拿走,从安全的角度来讲,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人有信息安全。你应该想一想,有人对你的信息感兴趣,说明你混的好,大部分人对你的信息没有兴趣,就你觉得你的信息被人看到而已。现在是数据大量轰炸的时代。

物流信息化路向何方?

易流做了十年,多少沉淀了一些东西。很多物流公司也意识到,后面没有很好的人来传承或复制,必须要靠系统来提高我的竞争力,同时要思考那些可以复制的,可能不是我的竞争力,我应该找到我企业真正的竞争力所在,所以这个时间拐点到了。

我认为在接下来的阶段,也不能叫平台天下的阶段,也不是说物流公司活的不好,到了大家一起来合作的事情。14年开始做好多车,现在是第三个年头了,当前最热的就是无车承运,国家是这个政策,大家都在申请,也不知道会走向何方,大家都在先占坑。

这里面有一些比较难突破的事情,

第一个是担保;

第二个是垫资;

第三个是开发票。

这三件事情是信息化公司很难做的事。从担保而言,要先讲金融,要在互联网上把金融玩起来,一定是基于大量的数据沉淀,有了信用之后才会有金融的落地点。线下的金融靠的是面对面现金交易,或者是有人为你背书。线下的金融场景要搬到线上来,一定要数据沉淀系统。

其实物流行业在信用这件事情上面也是挺“呵呵”的事情,整个物流信用就是靠层层的押款,倒不是说关系好或是公司大,就靠款押着。这样的话怎么切入?这是比较大的难点。

平台科技云公司还要专注在里面找到一些点,把平台的事情,把技术的事情,该沉淀的东西系统性的把它做好,到信用构建的差不多的时候,这些事情才能做,才能帮物流公司做一些事。

关于好多车

光头杨表示好多车做的一站式订车服务,缺车可以找他。很多人说他这个做不成,这个市场太小,其实好多车这个小平台公司,只要客户有需求,可以先做着。做的重点还是基于这个业务打造整个体系和调度系统,他们现在是自己打磨这些东西,同时把这些经验和这些系统,再去输出给一些大型的公司,人家想自己来玩这套东西,好多车具备这种能力,这就是好多车他们自己目前在做的平台化方向的事情。至于说走到最后,平台走到一定程度,平台就是想把他们的活干了,商业的业态走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说不好到底是谁干了谁的活。当这个主体已经能够存在下来,不是烧钱的模式,能够生存下来,并且以这种身份存在,说明时代已经到了,而不是说平台公司抢了物流公司的活,如果要生硬的去做,就比较为难。科技型公司还是应该把自己信息化的事干好。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