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B2B人脉库 全站最新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学院 > 平台 > 市场

精胜于强,工业品市场部的“小即是美”

发表于2014-10-13 12:57:51| 人阅读|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张曦

工业品企业市场部,长期以来似乎都在“末端执行”和“空中楼阁”一低一高两个极端中尴尬摇摆。中小型企业里,市场部不是“样本部”,就是“广告部”、“会展部”,每天埋头于繁杂琐碎的枝节任务,销售是老大,市场部唯sales马 首是瞻,往东不往西,打狗不撵鸡;大企业里,市场部高高在上,表面风光无比,各种“战略”“规划”“品牌建设”高深名词挂嘴边,动辄巨资聘请欧美系顶尖咨 询机构给企业“把脉”,随即苦口猛药一方方强灌。殊不知外来的郎中医病着实不灵光,要么是药力不够,吃了一年半载不见功效,要么是药不对症,吃了仨月旧病 未愈又添新疾。洋郎中荷包满满乘兴而归,市场部只落得“纸上谈兵”、“画饼充饥”、“那拨就会整天烧钱的”…满世界骂名。

不知从何时起,工业品企业市场部人员成了职场中的边缘人士。不少曾胸怀壮志投身于工业品市场工作的marketer们胸闷无比:为什么老板总觉得我们在烧钱?为什么销售总是和我们对着干?为什么我们连销售报表都看不到?为什么我们只能做样本做样本还是做样本?为什么…我们先打住这很可能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牢骚,不妨也给这些郁闷的marketer们把把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C.罗杰斯有一个著名理论:痛苦的根源在于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工业品企业市场部人的“理想自我”,无疑是能像盖茨之于微软乔老爷之于苹果,成为企业发展的蓝图绘制者,揣着大把费用攻占一个又一个细分市场,最终手持强势品牌笑傲行业之巅;而“现实自我”95%的情况是,老板希望市场部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脚踏实地多快好省配合销售活动的开展或弥补销售政策的不足,市场份额求稳为上,Brand神马的都是浮云,销售额上去才是王道。如此理想现实之间鸿沟万里,也难怪不少工业品市场人大呼憋屈了。

明瞭了郁闷之根源,解决之道也就呼之欲出:要么拉低理想,要么提升现实。理想取决于个人心态,现实依赖于组织变革;个人心态可以调整,组织变革艰难无比。两相权衡求其轻,Marketer们若能正视现实,暂时蛰伏起雄心壮志,从所处行业、企业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市场部的地位和职能,先做精,后谋强,先抓质量,后扩规模,打造一个精兵强将,简约高效的市场部,也不失为曲线救国的美事一桩。

VS 自我

米卢大爷有金句曰:“Attitude is everything”。工业品企业市场部欲做精,平和低调的姿态摆在第一位。所谓的抢打出头鸟,对于企业来说,费用大头永远是众矢之的,花钱费力不讨好并非吾等所欲。划定工作内容时审时度势量力而为,能抓好以下三点已属不易:

一) 在什么阶段做什么

龙 生九子且各有不同,对于工业品行业,企业规模大可过百亿,小可区区数千万;创立时间长可数十年,短则一两年;有企业早早引入西方的品牌营销理念,有企业坚 信产品为大酒好不怕巷子深;有企业所处行业高度寡头垄断,有企业所处行业百家争鸣品牌多如繁星;有企业老总高瞻远瞩坚定走销售主导转营销主导的路子,有企 业老总踏实稳健销售为本甘做业内幕后英雄…企业的各种内外因素决定了其处于营销发展线上不同的阶段,对于市场部的功用要求也各不相同。

作为市场部,工作内容或是最基础的产品资料设计制作、小型展会运作;或是进阶的市场调研分析、媒体开发维护;又或是较高层级的新兴市场评估、产品生命规划等等,无论哪个层次,都必须与企业当下所处的发展阶段相符合,与企业上下的市场营销意识水平相符合。一个年销售额3千万的小企业,最需要的是做好产品的配套营销工具,同时利用一切可以借用的品牌接触点经济地进行品牌宣传。若此时我等Marketer们不能放低姿态,一味贪求“战略”层面的东西,小马拉大车,难免望山跑死马。如同教师授课,小学生自然从1+1起步,中学生语数外政史地,大学生各种专业课程研究技巧,一味填鸭教学拔苗助长,只会失败得很难看。

二) 有什么资源做什么

常听到一些从大企业跳到小企业的朋友抱怨:“公司啥资源支持都没有,就靠我们一张嘴两条腿去打市场,真心辛苦…”好似美式装备全副武装的国军,一夜变成军官手握盒子炮士兵枪械万国造的土八路。大企业分工细致,做方案有技术,赶标书有助理,攻性能有研发,打门路有公关…再加上环绕头顶的品牌光圈,充足的市场预算,市场人员的个体功能被最大程度地弱化。但若是小企业,一人儿顶仨用是常态,同时市场费用捉襟见肘,销售每天疲于拼杀,产品研发停滞不前。如若照大企业呆惯了的朋友来看,和空手套白狼没啥区别。

国人向来有“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此“家”可以广义引申为各种组织和企业。资源少不怕,怕的是拿大户人家的方式来过小户人家的日子。君只见公司里处处不给力,可曾想过如何去“聚力”或是“借力打力”。坐等其他部门的支持资源上门不现实,Marketer们必须充分利用“互惠”的原则主动出击,寻求内部协作的同时让协作部门明确得知将获得的收益。有取有还,再取不难。

笔者在《中小工业品企业如何经济地进行市场传播》一文中曾详细论述:市 场传播是一个立体的,多方位、多层次的品牌宣传手段集合,不但包括需要耗费较多企业资源的宏观传播方式:年度广告、大型展会、全国巡展、礼品赞助等,也涵 盖较为微观的一些细分操作:如时段广告、专业论坛、行业会议、销售工具等。这些小型传播方式若能灵活运用,有机组合,其达到的传播效果也不容小觑,并可大 大节省公司的市场费用。

三) 能做什么做什么

工 业品企业,由于产品高度专业,系统复杂,对于市场部从业人员的要求也有别于一般快销品企业。除了具备如市场敏感度、创造力等基本能力外,一定的专业知识也 必不可少。但现实中的中小企业工业品市场部,往往是由其他部门(如销售,技术)的员工转岗而来,或是以纯工商管理、营销管理出身的员工为主。不同背景的市 场部,其所长也各有不同:销售出身的市场人精于客户关系,技术出身的市场人强在产品定位,行政出身的市场人善于活动统筹...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企业的市场部是“广告部”,而有的企业的市场部则是“公关部”或是“会展部”。

现代企业人才管理讲究“人职匹配”,意即什么人干什么活儿。市场部人在做自身定位和工作计划时,要依照自身特质,扬己之长,避己之短。工作中要做减法,less is more,最擅长什么,就干什么,其余的事情交给更专业的部门去操作。部门长于广告创意,那就力争每次广告都做到业内叫好;部门长于会务操 作,那就将活动搞得有声有色;部门大多科班出身,那么产品输入、对手分析就是你大放光彩的领域。切忌信奉“高大全”,盲目以百年名企的市场部为标杆,处处 想抓却又抓不好,最后芝麻没拣到,西瓜也不会种了。

做好市场部,重点在“精”而不在“多”。做一百件60分的小事,不如认认真真办成一件100分 的大事。自己不擅长的领域万万不可越俎代庖。“小”不代表不美,浓缩的都是精华。马云老大的“小即是美”的观点深得我心:未来企业和部门的发展趋势一定是 精细化、分散化、专业化。工业品市场部先做精,后图强,先做专,再拓宽。如同开发油田,必须先钻竖井后钻横井,才能纵横贯通;若只铺横井,百万年石油精华 是无论如何汲取不到的。

VS 销售

前文说道,对于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工业品企业marketer来说,职业梦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市场导向、品牌导向和营销导向,手持信号枪,麾下万千sales精锐,指哪儿打哪儿;只可惜南柯一梦终觉醒,现实里市场部大多还是后勤部门,存在的全部意义就是全力保障一线销售部队的弹药补给,打哪儿指哪儿,莫说战略,战术决策的参与权都木得。

打 江山靠枪杆,守江山靠政权。既然我国目前将处于、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每个中学生都明白的铁律,“打江山”无疑是目前大部分中国企业的首要任务。 没有地盘,一切革命蓝图无从谈起;没有销售,所有市场愿景都是浮云。市场部人需要认清时势,坦然接受自己必须作为销售部门的支持和配合部门的角色定位。炊 事班尖刀排都是干革命,以己之长补彼之短,和谐搭配,干活不累。

一)说销售不方便说的话

销售擅跑腿,精华一张嘴。若论能说会道,三百六十行,销售不排第一起码也得入Top3。但是再精明能干的销售,对内对外也总有一些不方便说、不敢说也不能说的话。话憋在肚子里久了,要么内伤,要么爆发。作为拥有共同远大目标的兄弟部门,市场部需时不时给销售打打气,利用本部门的业务优势替销售间接说出想说的话。

除了销售之外,市场部是企业另一个最重要的“脸面”部门,承担了重要的公司形象宣传功能。当企业销售活动出现问题或危机时,市场部可作为与销售相对的“另一侧脸”来与客户进行沟通,进而缓和或化解问题。

举例:A公司由于产品货期问题延误了甲方工期,客户大为恼火,甩下狠话今后再不与A公 司做生意,销售垂头丧气束手无策。此时市场部的“另一张脸”开始发挥作用:抓住一切与客户直接或间接接触的机会重塑公司形象。如在展会上遇到就热情寒暄加 馈赠纪念品,逢年过节特意登门贺卡礼物贴心问候,新产品宣传册出炉立马热气腾腾快递到手,举办活动提前诚意邀请等等。人非草木,攻心为上,市场部此时化身 妙手神医,慢煎细熬,心病总有化解的一天。

“替 人说话”不仅体现在对外界客户的沟通,也体现在对内的组织管理和激励。再如李经理团队近日签了大单一笔,搞定了出名挑剔难缠的客户,心下激动鼓舞,恨不得 老板当着全公司面颁大红花一朵以资嘉奖;偏偏老板是个热水瓶脾气冰山面孔,甭管心里多开心,表面一点反应没有。此时市场部可配合出马,在品牌内外部传播系 统中着力宣传,如在办公室“销售精英榜”中突出强调,在媒体杂志、公司网站上刊发成功案例,在企业微博、电子杂志中发布企业动态等。即体现了市场部反应迅 速、贴近市场的良好素养,又给销售不着痕迹地歌了功,利人利己,何乐而不为。

●做销售不方便做的事

我 们常形容工业品销售的工作是“跑项目”。一个“跑”字传神无比,销售的忙、累尽在其中。由于工业品产品的销售方式主要为大客户营销,销售的工作很容易埋头 于若干个核心客户之中,而对较为宏观的市场形势不甚敏感。你若让一个地区经理谈谈当地的销售状况,他说上三天三夜没问题;但若问他明年的产业形势对某主要 竞争对手有何影响,进而我方该如何应对时,估计就没有那么得心应手了。

销 售疲于应对客户,许多需要静下来分析归纳的事物就不是那么方便操作。市场部的全局性、远瞻性和创造性可以很好地弥补销售的短板。许多市场部门每年都会花费 不菲购买许多行业报告,这些报告大多浏览一遍即尘封,甚是可惜。若能将报告中反映公司产品市场份额、竞争地位、对手动态和全行业大环境等数据提炼浓缩为迷 你版,发放给各地销售团队,免去了费时费力阅读总结的麻烦,也可以给到一线销售前瞻性的指导。

许多市场活动是市场部主导,销售部配合,如展会,技术交流会等。销售时间金贵,通常不会从头到尾位于活动现场,肩负与来访客人初次接触并交流的大多还是市场部人员。如果市场部与客人的互动仅仅是“递名片-发资料-走人”展台接待三部曲的话,一场会下来,名片收了一堆,至于哪些到访客人是潜在客户还是不得而知。此时市场部需要动动脑筋,在最短的几句寒暄交流中最大限度摸清客人的层次。比如可以设定3~4个简短问题,如——

1)“听说过XX牌子吗”

-听说过/未听说

2)“之前用过我们的产品吗”

-用过/没用过

3)“用下来觉得如何?有什么需要我们改进的地方”

-需改进一/需改进二…

如此这般层层递进,排列组合,3个问题,6种可能,即可初步判定客人对品牌和产品的熟知和认可程度。待活动结束后,便可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客户进行不同的开发。

以上之外,牵涉到公司/品牌形象的活动,市场部也应尽量配合参与。“客户不是销售的客户,是全公司的客户”。销售不是万能的,在销售不便做一些全局的、细节的、略繁琐的工作时,市场部要及时补上,避免营销体系的水桶出现短板。

●扛销售不愿意干的活儿

工业品企业市场部做精之后,想要做强,必须寻找一个新兴的领域作为突破契机。这个契机可以是某个新产品,某种新市场,某块新地区。这些领域或是进入难度太大,或是从未涉足,销售求稳为上,对于其的开拓意愿并不是太强烈。

市 场部做为一个支持配合销售的职能部门,灵活敏感,擅打组合拳是其优势。在没有摸透新的蓝海市场底细之前,市场部可以采用多种营销方式去试水,一招不灵换另 一招。本来就是从零开始,只要有一招见效,就是成功;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市场部可以向企业上下全方位展示部门的工作方式和技巧,摆脱旁人眼中“样本部” “广告部”的固有形象,完成战略旁观者-战略参与者-战略支持者的蜕变。

b48b377bd959b6600e581fe58701c527.jpg

若把企业比作船,那么sales是桨,marketing是帆。桨有力,帆顺风,船才能乘风破浪于商海之中。销售和市场牢不可分,各扫门前雪老死不相往来万万使不得。销售和市场部门存在众多共同目标,如对销售业绩、利润回报等指标的关注、对推广效果的重视等。部门要从大局出发,善于换位思考,多沟通,多交流,多互补,共同成长。Marketer们也应少些抱怨,多谢平常心,努力提升自我,成为“既能埋头拉车,又能抬头看路”、既了解市场又具策略思维、既懂传播又懂销售的营销多面手。这样的marketer才是工业品营销队伍中的生力军,是我国工业品品牌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工业品电商  品牌营销  

专栏作者

GPST高级国际培训师;资深市场人,小微企业、B2B、工业品品牌营销顾问。个人微杂志《加菲猫侃市场》

B2B学院

产品运营市场销售

相关阅读

热门资讯

等你来讨论

新消息 求投稿 去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