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去中心化趋势下,如何挖掘和管理企业大脑中的隐性知识

Lizzy 托比网 2015-10-30 10:47:08

一、组织去中心化:最大化释放个人价值

组织去中心化并非意味着中心的消失,而是组织成为一个平台,平台上活跃着一个个小的中心——个体或小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开始由中心化的管控走向扁平化的协作。

传统组织架构呈金字塔状,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单向管理模式,而互联网化的企业管理中,组织趋于扁平化,甚至像四通八达的“蜘蛛网”。去中心化的组织怎么管理?关键是最大化释放个人价值,通过社会化管理手段从管控转变为激发创造。正如联想倡导的,让每个员工能自己成为公司前进中的“发动机”,而不是被领导带动的“齿轮”。

二、 人走了,把知识和客户也带走了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把我们最优秀的20名员工拿走,我可以说微软将变成一个无足轻重的公司。”对于知识管理,企业经常面临的难题是,人走了,把知识经验和客户都带走了。

以平面设计行业为例,设计师必须针对不同客户的要求拿出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在设计师所运用的知识和技能中,有一部分是设计师之间共有的知识,而大部分的知识,如个人的经验、灵感、人际技巧、工作技巧等隐性知识都高度依赖设计师个人。

目前国内的企业、协同办公管理软件厂商对知识管理的理解停留在较低层次,即文档管理层次。在知识密集型企业中,除了以文档、记录、消息等非结构化信息构成的显性知识,企业中80%都是隐性知识,以经验、技能、专家资源等形式存在。

通过协同办公管理系统的KM工具有效管理隐形知识,如何将知识和业务以及和业务中每个人的工作紧密结合是重点,如何挖掘和利用人脑中的隐形知识是难点。

三、隐性知识的显化和社会化

知识的沉淀、存储→知识共享、传播→知识获取、利用→知识的再创新→知识的再沉淀、存储,这些环节构成了知识管理闭环。

隐性知识的显化是第一步,必须让这类不易传递的具体知识在知识库中沉淀为易于传递的一般知识。但隐性知识存在于人的大脑中,难以被人观察和模仿,难以在企业内部交流和共享,要进一步挖掘隐性知识,还必须借助社会化手段。

文档管理

在项目标准化的操作中,会逐渐沉淀出新的隐性知识,以工作总结采集归档后,这些不断积累的隐性知识和经验,可以再系统化为套路模板,成为显性知识,充实业务活动管理系统。这种显性和隐性知识的循环,也构成了知识管理和业务流程的融合。对于员工而言,知识管理也和自己的工作紧密相关。对于非标准化的操作也可以整理为案例,放入企业知识库中。

协同管理软件一般都能提供知识的云存储空间,类似 “文件柜”的功能,管理个人文件,共享给公司同事,或在邮件、日志等轻松调用,进而搭建起企业的知识库。当然,这个细分领域的产品有很多,Box在和Dropbox的战役中更胜一筹,Box的定位是以内容协同为核心的企业文件协作云平台,企业需要更稳定的云存储服务,会考虑安全性、权限体系、领域可配置与服务等,从这一需求切入,Box发布基于文件的管理、分享和编辑类工具BoxNotes。

小微企业可能更倾向于使用类似Evernote的KM工具,团队成员可以共享、共同编辑一个笔记本,可随时随地记录图片、语音、文字,为团队协作办公搭建了内部知识平台。但从个人云笔记切入企业协作存在不少问题,笔记是知识的简单记录,碎片化内容必须及时整理,否则信息堆砌成知识垃圾库,更难以形成系统的知识框架。

知识流动才能带来知识的持续增值。搭建一站式知识搜索平台,有助于员工快速定位并获取所需知识。但这也要求文档的归类要做好,除了用常规的树状结构(文件夹)来分类文档,如果还能为文档贴上一个或多个标签,从多个维度来组织、浏览文档,不仅能加快了文档检索的速度,还增强了检索结果的准确性。此外,通过个人门户的入口管理能为员工提供快速获取知识的途径,个性化展示用户所需的模块信息,比如一个人在进行某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个人门户能明晰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获取知识,知道该找什么人,获取哪方面的知识。

知识协作社区

企业微博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的协同交流和信息分享,所有成员都可以分享自己的动态,管理者亦可通过微博发布简短的会议和通告。团队成员能互相了解彼此的工作状态、工作中的问题,还可以在群组中实时提出问题,请求帮助,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等,促进团队内部的知识交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企业微博或许会成为企业内部交流和分享的一个重要工具。

如何在企业内部运作非正式的社区?既要借鉴互联网社区运营的经验,又不能忽视社区的企业属性。Yammer基于企业微博平台,使企业内部便于沟通、协作和分享信息,其相对封闭的特性也能保证企业微博服务的安全性。早期Yammer被称为“企业Twitter”,但单独的微博服务显然不能满足企业内网办公需求,企业需要的是像Yammer的理念那样简单,但功能完备的内部SNS,于是迭代后的Yammer更像“企业版的Facebook”,具备了社交协作、云储存和文档管理等功能。

然而为什么论坛社区、微博、微信朋友圈能火爆起来,而企业OA内的讨论区、知识分享平台却冷冷清清?企业社区的运作中,社交化元素不仅能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如点赞,积分制、勋章等级,活跃参与和共享气氛,引导员工为社区创造有价值的内容。一些协同管理平台的企业微博引入各类社交化元素,如IBOS类似社区的积分体系能对员工行为产生导向性作用,当员工参与共享,发布高质量内容,就能获得一定的积分奖励,积分等级也分“乞丐”“初入江湖”等到最高的“一代宗师”共7个等级, 强化正向激励。而类似微博、微信朋友圈的@功能有效促进员工互动,增强员工对平台的粘性。

人是知识管理的核心。去中心化后,KPI软化,并非意味着企业不再管理员工,而是用组织文化的影响帮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运用协同办公管理软件的文档管理、流程管理推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循环,并运用开放、自由的企业知识社区网络更好地营造员工贡献知识、分享知识的氛围,激发知识创新。这也要求企业使用的协同办公管理软件能搭建一个灵活的、易于整合的知识协作平台,能集成其它系统产生的信息、知识,实现业务高度协作和企业知识统一管理。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