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产业,就是坚定不移“long 中国”

黄明明 42章经 2019-03-25 11:30:45

WechatIMG1929.jpeg

注:本文根据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黄明明 在「42章经创投理想国」的线下分享《从产业的视角看科技投资》上的部分发言整理而来。


黄明明,明势资本创始合伙人,投资聚焦于 AI+大数据、企业服务、智能硬件+IoT 和智能制造等极大提升各个产业效率的领域。投资项目包括神策数据、易快报、车和家、小牛电动、德速数控、易航智能、石墨文档、知行汽车等。



我是一名互联网创业老兵,卖过公司给 Google 和阿里,我个人最赚钱的天使投资项目,比如汽车之家、游戏谷也都是典型的互联网项目。


四年半前,我们成立明势资本,决定聚焦在硬科技和企业服务领域,从工业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AI 大数据、企业服务到 IoT 传感器,再到航天科技、卫星公司、基站公司都有投资,可以说是“上天、入地、下海”我们都投了。


当时很多老朋友和 LP 都有疑惑甚至是质疑:“你以前扎根在互联网,在这个行业积累了这么多人脉,为什么做基金反而选择了 To B 的科技领域?”


去年大家开始关注科技投资了,很多人又说我们踩到了风口。实际上,做出科技投资的选择,是基于独立思考之下,对几个大趋势的判断。


(一)

过去四年做的所有关键决策

其实都是来自于这三大判断


不管是对之前投资项目的复盘,还是从这些年的投资体会来看,我们都应该做一些与市场不同的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其实非常反人性,但做投资,其实做的就是反人性的事。


我们过去四年做的所有关键决策,其实都是来自于三大独立判断:


第一,人口红利的消失。


为什么人口对于产业投资这么重要?我还记得在芝加哥大学读人口经济学时,诺贝尔奖得主 Fogel 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你们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科技发明是什么?”


老爷子那天的答案是 condom(避孕套),然后侃侃而谈 condom 对人口结构、对经济结构在过去几百年的影响。


今天看中国经济的所有问题,包括中国经济过去二三十年取得的很多成绩,其实都和人口红利、人口结构有巨大的关系。


去年中国新生儿的数量大概是 1500 万左右,这个数字可能是过去二三十年来最低,相比前年跌了 700 万。但这也可能是未来三十年、五十年最高的新生儿数量。这对我们整个经济产业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而我们投资机器人、企业服务、AI 大数据很大程度上都是基于这个大判断。


第二,互联网流量红利的消失。


过去四年,我们能看到一些局部的流量机会,比如微信小程序,但这和互联网刚兴起时波澜壮阔般的革命和成长速度,是没法比的。后来有了各种提法,比如说互联网下半场等等,这里就不赘述了。


第三,互联网技术红利也在消失。


相比 20 年前刚刚诞生时的碾压型的技术优势,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水和电这样的基础设施,在过去十几年快速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单纯把线下生意搬到线上就能降维打击的机会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在 14、15 年,因为所谓万众创业而起来的 O2O、P2P、共享经济等纯模式类创新项目,我们几乎很少涉足。


其实我们也有过纠结,很多同事也因此不解而离开。在共享单车最火的时候,LP 就质疑我们:“是你们真的想明白了不投,还是因为太火了投不进去?”


当然,后面几年风口破掉的速度一个比一个快,我们也侥幸避过了不少坑。但投资这一行,不是以你躲过了多少烂项目或做出了多少正确的预测来论成败的,最后都是结果说话。我们四年来每一只基金的 net IRR 都超过 50%,正是因为我们坚信且 All In:中国未来十到二十年最大的机会,一定是通过各种技术创新,驱动效率和产业升级。这是我们所有投资的出发点。


比如,我们最开始投资智能制造、高端制造时,也广受质疑。几乎每一个美国 LP 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都是:“制造业不是传统 VC 会投资的领域, VC 应该投那些轻资产、成长迅速,尤其是 Consumer Internet 领域。你们怎么反其道行之,在制造业领域重度布局了这么多?”


其实我们投的是给制造业赋能的科技公司,包括李群自动化、德速机械、玄羽科技,不但不是人力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而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高科技人才密集、轻资产的新制造业。


我们来算一笔账。中国的工业领域,前年的产值大概在 30 万亿左右的规模,而我们投资的一些企业服务和机器人公司,包括 AI 和大数据公司,单个案例的效率提升就能达到 30% 到 40% 以上。


假如我们取一个最低的数字,比如 10% 的全行业效率提升,那么每年能够产生的价值是 3 万亿。3 万亿人民币市场的价值空间,在四年前几乎是没有主流 VC 投资的,所以我们就如同砍瓜切菜、探囊取物一般,用几百万美金的估值,布局了一批非常优秀的初创公司。


而在这些布局的公司中,至少有 8 家已经被头部五大券商排在今年科创板的 pipeline 上。这些公司都处在收入几亿人民币,利润超过四五千万人民币的水准上,而且还在持续高速增长。


换句话说,我们之前做的大判断是对的。但是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会以如此迅猛的速度上涨,中国年轻劳动力的供给会如此断崖式的下降。现在的工业机器人 90% 以上还是靠进口,去年和前年从工厂下一个 100 台机器人的订单,不管多大的工厂,订单到货的时间都是 12 个月,这意味着全球所有的机器人厂商都面临着严重的产能不足,没有预估到中国工业领域升级的浪潮会来得这么迅猛。


那实在来不及怎么办?只能把产线迁到东南亚地区,这一趋势在过去两年里已经越来越明显。


当然在今天看起来,这一切都很容易理解,但我们在四年前刚开始做重度布局时,却面临了非常大的质疑和挑战,所以我们说独立思考是反人性的,也是要能顶住巨大压力和质疑的。


(二)

“short 中国”的人都亏了钱,

只有“long 中国”的人才赚了大钱


如果有这么一个国家:


1)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增长

2)人均 GDP 在 1 万美元,品质消费崛起

3)人口增速大幅放缓

4)经济面临衰退压力,大企业裁员应对

5)呼吁大幅减税,放松政府对通信、电力、金融、运输行业的管制

6)餐饮、零售、物流乃至投资业的从业者都以小散为主

7)传统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逐步衰退,PMI 采购经理指数(衡量制造业的最关键指数)也已经跌到了历史最低点


你可以猜猜看是哪个国家,并且想一想,如果你是做投资的或者企业的一把手,你会对这个国家未来的走势做什么样的判断?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说,好的情况是这个国家会走入“中等收入陷阱”,差的情况就像拉美国家那样,面临经济的崩盘。


这个国家其实就是 80 年代的美国,和当下的中国也非常类似。


去年年底,绝大多数人对中国经济的判断都是悲观的。我周围一些朋友关掉了位于中国的企业,把资产往海外转移,创投圈更是各种寒冬论。可能你会说,最近三个涨停板啊,就拉起信仰了。但是在去年年底,有谁会真金白银地用自己的资金“long 中国”(看好中国市场,赌国运)?


(现场观众 A:买房)

(现场观众 B:卖房子增持已投的快要 A 股上市的公司股票)

(现场观众 C:100 万投了一个女装品牌,现在发展得还不错)

(现场观众 D:增持了 A 股、港股和美股的股票)


我们42章经的现场观众还是有很多人才的,但实际去年我发现,反而是美元的 LP 对中国的信心更强。


美国 LP 说:“过去 20 年,《华尔街日报》每过几年都说中国经济要崩盘,但是所有相信了的人,‘short 中国’的人都亏了钱,只有‘long 中国’的人才赚了大钱。”


WechatIMG1930.jpeg

图:美国历年 GDP 和研发支出 GDP 占比


在 1981 年,美国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总统,里根。美国所谓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从里根时代开始的,而他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加大了在核心技术和研发领域的投资,尤其是对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的研发投入。


从上图绿色的曲线中可以看到,当年美国研发支出的 GDP 占比达到了 3%。通过在信息技术方面以及对产业升级的大力投入,美国迎来了从 1982 年到 1999 年近 20 年的迅猛增长。美国的零售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甚至包括第一产业的农业和养殖业,20 年间在技术和资本市场的驱动下实现从小散到规模化集约,诞生了一大批世界级的优秀企业,引领产业发展。我们研究后称之为,美国产业升级的黄金 20 年。


而中国现在的研发投入 GDP 占比是 2.16% 左右,和美国前些年的低线相比还偏低一些,所以我们更应该在这方面持续投入。


这里举两个“美国企业如何完成技术驱动的产业升级”的案例。


WechatIMG1931.jpeg

图:沃尔玛历年技术引进


第一个是沃尔玛。美国顶级商学院都分析过沃尔玛的案例,当时给我最大的惊讶是:所有中国人对沃尔玛的认知都是一个全球最大的零售公司,但实际上,它还是一家全球顶级的科技公司,它在 1987 年就已经是全美最大的、非官方的卫星信息系统交换公司。


沃尔玛自成立以来,做了一系列技术升级和创新科技的应用,对沃尔玛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技术有两项:


一是使用条形码技术扫描销售终端。这一技术在今天看来已经是超市必备,而沃尔玛是第一家使用该技术的公司。它将线下信息转变成数字化信息,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新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沃尔玛四十年前就在做这件事。


二是 EDI,即电子数据信息系统的交换。S2B、C2B 等概念的鼻祖就是 EDI,它把供应链、采购、渠道方的所有数据电子化、信息化,快速地流转在整个供应链的链条里。


而今天采用的 Big Data、BI,包括 AI 的一些应用,沃尔玛在 1988 年就已经开始采用。所以在不到十年时间里,沃尔玛的整个销售额翻了近 25 倍,一举超过 Kmart,成为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


第二个案例是 FedEx(联邦快递),我们发现在 1979 年,他们就开始引入物流运输的信息系统 COSMOS,是第一个用电脑来集中跟踪包裹的公司,并且有实况实显的全球控制中心,1980 年还开始接受数字订单的配送系统。


WechatIMG1932.jpeg

图:联邦物流技术引进介绍


我们在做行研时,发现中国的物流公司,到今天还有很多信息系统没有应用到。中国目前的物流产业 GDP 占比为 14.6%,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大概是这个数字的一半,所以其实还有将近一倍的效率提升空间。


总的来说,物流产业是一个 12 万亿的产业,这对做早期投资的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三)

明势资本的投资版图和投资逻辑:

中国迎来产业升级的黄金 20 年,It’s time to double down


接下来我来分享下明势资本的投资版图和投资逻辑。


刚开始,我们是以技术和产品作为单点评估,投了机器人、企业服务、AI 大数据、IoT、5G 的微结构光纤、新材料等等。今年,我们从底层技术切入,加上了产业这一纵轴,目前主要看六大行业,标准是万亿市场,因为产值越大,能产生巨型公司的机会就越多。所以从我们最开始的高端制造,智能出行,去年下半年又增加了物流科技、新零售、医疗健康和智慧城市。


下面这张图就是我们在科技投资产业升级领域的整个布局情况。


WechatIMG1933.jpeg

图:明势资本投资版图


我们来重点分析下。我们来看制造业的一个数据。


首先普及一个知识,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自动化水准的常用指标,是每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


WechatIMG1934.jpeg

图:各个国家制造业水平


从上图可知,日韩走在最前面,每万名工人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大概是 300-400,德国是 280,美国是 150,中国是 30,而世界的平均密度是 62。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的目标是在 2020 年的时候做到每万名工人有 100 台机器人。


但即使是这样,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且每年以 30% 的速度在持续提升。今年有 7、8 家所投公司在快速成长,且每年都有两三倍的收入,利润翻番。


出行领域,也是我们重点布局的行业,同时是我们认为少数有可能通过核心技术变革,对整个产业进行结构性的重组和颠覆的行业。


三年前,雷军问我说:“过去十年,中国投资人和创业公司抓住的是移动和智能手机这波大机会,未来五到十年,你觉得什么是下一个大的机会?”


说句实话我当时没有答案,我也把这个问题反问了他。雷军说:“我也没有,但你是做早期投资的,你必须 push 自己往前想,想象终局,这样你才能比别人看得远一点。”


那今天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智能电动车加上自动驾驶,会是未来五到十年最大的产业性结构变革领域。


不是危言耸听,我认为在这个世界上,不管是国外的 BBA,日本的几家大品牌,和国内的一些传统汽车品牌,在未来的十年到二十年都有可能消失,或者沦为代工厂。当然也会有一些企业能够完成自我升级和进化。但我们更愿意相信, 颠覆一个行业的,往往是来自于行业外的人。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类早期基金,在车和家的每一轮融资上都持续加注的原因。同时我们在整个智能电动车和自动驾驶的产业链上,如下图所示,从电池的生产加工技术到自动驾驶的核心零部件、激光雷达、再到车载的以太网芯片,已经持续布局了 20 家公司。


WechatIMG1935.jpeg

图:明势资本在智能出行上的布局


我认为,如果你相信这是未来五到十年能够颠覆产业的机会,再怎么去重度布局都不为过。


最后再举一个百丽的例子。这也是科技驱动对传统行业进行升级和改造的一个经典案例。


我带着明势的零售科技团队在年前专门去和高瓴负责百丽项目的合伙人 Luke 进行了学习和访谈。百丽在被高瓴为首的财团私有化之前,是一个销售额连年下降,几乎已经不太盈利的公司,市值从最高时的 1500 亿港币跌到了 500 亿港币左右。


高瓴接手之后,两年时间,利润就接近 100 亿人民币。他们所引进的技术,其实都是我们经常听到的 RFID、Big Data、SaaS 等,但是他们做到了把每一个环节都从线下导入线上,进行数字化,进行统一的数据分析,然后再把这种做数据驱动做决策的能力赋能给前端的每个店长。


这里面有很多关键点:


1.百丽是行业里少数几家真正全部直营的公司。如果有加盟商,很难做到这样的控制力;


2.百丽的后端供应链,也是中国所有服装和鞋帽厂里最强的,它能做到几乎和 ZARA 一样高效的供应链效率。


具体来分析,也可以举一个例子。百丽每个季度推出的女鞋有 100 多种,通过 RFID 检测发现,有一双女鞋被拿起的比率最高,但当季销售量只排在 100 多位,非常末位。如果以前没有数字化系统,店长可能不会发现这个问题并上报总部。


后来总部就派人做了调查,发现这款鞋是当季最受欢迎的款式,但鞋楦做得不符合亚洲人的脚型。于是百丽的供应商马上做了修改,一周后就把修改后的鞋大规模地推上柜台,最终这款鞋的当季销量排到了第二名。


这是一个简单的“数据采集-用户行为分析-通过强大供应链进行调整”的小案例,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零售行业可以通过加入各种科技升级的手段,实现千亿人民币的产值提升。


所以我们明势坚信的是,中国必将迎来由科技驱动的产业升级的黄金 20 年,当然由于中国有后发优势,速度可能会比我们想象得要快,可能是 10 年,也可能是 5 年。如果想明白这个问题,那接下来要做的就很简单。


去年不少投资人说:“当下的市场情况,不做就是最大的赢家,因为所有资产端都在贬值,做了就亏钱,基金的操盘手和 GP 还不如放假。” 


但如果你想明白我刚才说的,那就一刻都不能闲着,我们团队大年三十还在签合同,所有最顶级的一线基金都没有休假。刚才一个投资的同事还哭着跟我打电话说,一周前看了一个项目,周一本来要过会,最后却被另一个一线的基金签了 TS。


所以,想明白大趋势的人,你可能会做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判断。我们觉得现在正是加速布局早期的、由科技驱动的,对产业能够有巨大效率提升项目的时候, It’s time to double down。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