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团、便利店、资本离场...2019年中国零售业发展预测(下)

陈岳峰 公号《灵兽》 2019-01-24 10:00:16

6-社区拼团模式能有什么未来?-

非要在2018年找一个与2017年的无人零售媲美的领域,社区拼团应该可以入选。

社区拼团起源于微信用户聚集尤其是小区微信群的红利——这个在全国各地各个小区由各色人等早就开展的业务,模式上并无出新之处,但在无人货架、无人零售、便利店等业态都不再是好标的,再加上小程序又带来一波红利,社区拼团突然成为资本的宠儿,你我您、食享会、呆萝卜、邻邻壹、松鼠拼拼、考拉精选、兴盛优选……纷纷获得数千万到数亿不等的融资——当然,这与拼多多成功上市有着直接的关联。

毕竟,对资本来说,谁也不想冒着失去下注下准一个未来的拼多多的机会。

只是,要泼一盆冷水:社区拼团的未来,在经历了初期的火爆后,大概率是与无人零售一样,最多成为消费市场的一种极为有限的补充。

1)社区拼团打的是信息不对称的牌。一些零散、个人的社区拼团早期以“自家种、自家养、自家出海打渔……”为由头建立起群友的消费认知,当然品质一开始也还不错,可以在一段时间内建立起小区业主的信任,但这种信任是建立在双方信息不对称的基础上的。一旦有一天信息透明,信任就可能会大打折扣。尽管现在一众较为规范的企业纷纷杀入这一领域,提供的商品和质量也比此前更有保障,但同时也失去或大大冲淡了此前这种拼团方式在商品属性上”小众、少量、专属、纯生态“等标签,而且一旦遇到商品质量投诉,辛苦建立并维护起来的拼团群就有可能无法继续。也就是说,社区拼团的群难建易废。

2)供应链依然是不可逾越的鸿沟。这一条不用多说,供应链没有那么难,但对拼团来说,区域市场的供应链资源尚可以解决,但接下来如何持续向全国扩张?以生鲜为爆品的拼团,长期保持商品品质的稳定简直是天方夜谭。各地消费习惯甚至每个小区的喜好都不一样,理论上都可以个性化解决方案,落地起来就会发现荆棘丛生。另外,如果是纯创业的线上拼团企业,那其实最终会遇到和无人货架一样的尴尬,供应链是死穴。

3)90%的社区拼团企业不具备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笔者认为,社区拼团在小范围或小区域内,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但很难成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首先,除了商品的拼团,很难进行流量的二次变现(就算有也极为有限,天花板很明显);同时,无法起到高频带动低频商品的平台效应;第三,团长没有任何忠诚度可言,团长可以为任何拼团企业或商品进行服务;第四,拼团企业间的竞争很难避免在同一个社区间不愈演愈烈,而这种现象不仅不会增加用户的粘度,反而会加速用户对拼团的审美疲劳;此外,社群带来的所谓大数据分析并不靠谱,比如对拼团企业自身在商品、库存、周转方面效率的提升是一个伪命题。一是用户在拼团购买只是极少的一部分需求,其他平台的替代性太强。二是同样的一款产品或一个品类,用户既会在不同的拼团渠道购买,也同时会在其他渠道购买,只要活动力度足够大,所以拼团渠道自身数据在精准分析的应用上将极为有限。


4) 实体商业反倒在这一领域充满机遇。目前扎堆在拼团领域的,主要有社群电商、生鲜电商、便利店或社区生鲜店和看到风口涌进来的初创型企业。初创型企业就是跟风党,想捞一把就走的占多数,初心不良,结局可以想象;社群电商,其实就是微商的变种,闷声发大财的也不少,不过一般是昙花一现,这里不谈;对生鲜电商来说,多了一个线上业务的渠道; 倒是便利店或社区生鲜店等实体商业,在拼团这个生意上有想象空间——除了线上业务是个不错的渠道,二是通过社群维护了良好的用户关系,保持高频互动;另外由于自身供应链可以满足门店覆盖的社区拼团需求,商品品质和服务的持续性能够得以良好的维系。

 所以,拼团是实体商业业务形态上的有效补弃,但如果单独成为模式,也有可能会有一两家企业跑出来。但总体来说,流量不可靠,模式也不可靠,生态链条过于脆弱。

延伸阅读:社区拼团:换个马甲的模式,会诞生下一个“拼多多”吗?


7-便利店业态还会是风口吗?-

便利店是不是风口?便利店的风口还会继续吗?

笔者认为,是资本让这个被视为“弯腰捡钢镚儿”的传统零售业态在前两年成为新的投资风口。2018年上半年,西安每一天、见福、131(已经倒闭)、today、邻几等便利店获得机构投资;下半年,便利蜂、好邻居等仍获得资本加码。有数据称,约有30余亿资金涌入这个业态。

但便利店真不是一个多大的风口。便利店在中国市场要想盈利,至少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规模化(1000家以上,甚至是3000~5000家才能真正看出规模效益,不要讲什么100家几百家,没有太大意义);2)在规模化基础上,高度的精细化管理能力;3)强大的供应链整合甚至是控制能力,强势的商品能力。目前中国市场上能够具备这三点的,屈指可数。

对这个业态2019年甚至未来几年发展,早前的文章已经分析非常详细:

1)竞争对手不是同行。很多人认为便利店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其他便利店品牌,比如7-11之于罗森、全家,武汉中百罗森之于today,没错,这是对手。《灵兽》办公楼下,直径五十米内开了好邻居、全时、便利蜂、中商惠民等四五家便利店,还有在楼下这样的无人便利店,如此残酷的竞争,很好奇它们是如此存活的?

但这还不算什么。因为还忽略了一个更大的竞争对手——夫妻老婆店,全国有近600万家这样的小店,便利店在与同行品牌竞争的同时,这些夫妻老婆店也是便利店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而且,你必须规范化,它是化整为零,随意化、亲情化、熟人经济化,完全不一样的打法,甚至不在同一个竞争维度和公平的市场环境上。

也就是说,便利店一开业,陷入的就是一片汪洋的人民战争。所以,至少你得想清楚,要怎样才能打赢一场人民战争?

2)高租金高人力成本。便利店的特性决定了面积小,但地段必须好。这意味着租金一定低不了——如果在一线城市,光是租金和人力成本,就足以让一家业绩一般的便利店天天白干。这一点,相信做便利店的企业心里更清楚: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8中国便利店报告》显示,近一年来便利店行业的运营成本正在快速上升,其中房租成本上升18%,水电成本上升6.9%,人工成本上升12%。

嗯,二三线城市,好一点的小商铺,成本也不会低到哪去吧?真以为一开张就能天天卖个1万2万3万?真相是,中国近10万家便利店里,一天卖个一两千块钱的,才是最常见的吧。

微信图片_20190124100250.jpg


3)外卖平台抢食业绩。前瞻产业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市场中即食品销售额在10%以下的便利店比例降至41%,同时,即食品销售比例在10~20%和20~40%的便利店分别增至24%和20%,即食品销售增加明显。但相比日本市场中大多便利店生鲜及半成品占比为30%~40%,中国市场的即食品销售比例还不够。

何止是不够?简直是永远也不可能够。

便利店的核心商品和主要利润来源之一是中食。但在中国的大部分市场或是一个城市的大部分区域,这恰恰是不成立的。

原因在于,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餐饮业态,几乎渗透进了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胡同、每一个小区,甚至每一幢楼下。中国人并不缺解决即食性快餐的场所,并且体验性大部分都不比便利店差。

更重要的是,中国还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外卖平台,高度发达且无处不在的美团、饿了吗等外卖平台,虽然也给便利店的线上业务带去了一部分订单,但同时也大量抢走了原本该由便利店做的生意,比如中食就是其中之一。

好吧,便利店企业们,你们该如何打赢一场一片汪洋的与外卖平台的战争?

4)苦逼的夜间消费。便利店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于夜间消费,即晚上23:00~7:00这段时间,有一个数据是大约占比在30%。

但对中国大部分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来讲,这又是一个伪需求——南方城市如深圳、广州、长沙、武汉等地除外,华东的上海也还凑合。

中国的便利店,大部分估计占比也就10%左右吧?请问,便利店企业该用什么方式去补回这个做不到的业绩?

5)看不懂的中国式直营。从国际尤其是日本便利店行业的发展路径看,无论是7-11、全家还是罗森,最终走上盈利这条路,靠的都是加盟。

而这也是最让人无法看懂之处,因为在中国,大部分便利店企业竟然义无反顾地是做直营——当然理解是因为供应链能力不足、总部管控力不足、运营能力不足,但不足就能让直营盈利成为可能吗?

凭什么你觉得可以靠直营创造一个奇迹?

6)7-11了你没法学。为什么说便利店的祖师爷7-11也是个坑?

(1)7-11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点皮毛只会适得其反,掉进深坑里,根本爬不上来——中国市场上目前用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生存尚可的便利店企业,没有一家是学7-11的,而是根据自己所处商圈,在不断调整和变化中存活的;

(2)7-11本来就不适合中国大部分市场。7-11在北京多少年了,现在有多少家店,学7-11的便利店企业们你们心里没点儿逼数吗?7-11在华南华东是授权中国台湾企业经营的,又有多少家店,是否成为了中国零售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一极,这么多年了你们就从来没有过感知吗?

还有,那么多社区生鲜业态和专业店都在蚕食本就不那么能让便利店吃饱的业绩,还有,新零售企业精心构筑的三公里生活圈的抢夺,还有。。。不说了。

便利店当然有市场,比如便利蜂不久前被传出获腾讯与高瓴大笔投资,估值16亿美元,但不要忘了,便利蜂具备投资价值,并不代表大多数便利店企业也同样具备。

任何一种业态都有市场,任何一种业态都有盈利的企业。它的市场空间足够大。但是,芬芳虽迷人,陷阱亦致命。便利店绝非一个可以轻易获利、更不是一个暴利产业。如果想靠资本来烧出一个模式,便利店绝对不是一个好选择。

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便利店的大规模发展。中国这么大,有便利店发展的空间,也有适合便利店发展的城市,绝对不是所有城市都适合。而且,便利店的前景,在其他商业业态在不断创新迭代的环境下,市场前景正变得越来越扑朔迷离。

8-制造型零售之路能走通吗?-

有人把2018年形容为中小企业的自有品牌元年。那么,新的纪元开启之后,中小企业的自有品牌之路,会在2019年走得更加平坦吗?

不能断言。但制造型零售正被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再次提起——上一次这个词被广泛提起,应该还是在十年前,那时候,无论是生产商还是零售商,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条件都不成熟。

十年间,整个中国的供应链体系发生了太大的变化。这让零售商往通过渠道去改变和掌控上游供应链成为可能。


1)  向上游或下游延伸是零售的本质之一。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或在区域市场具备一定的影响力与渗透度,价值链的延伸就成为业绩突破的一个不错选项:零售商如此,制造商亦然。因此,零售企业籍自身渠道,向上延伸寻找好的产品,更优质的品质和更具性价比的商品,服务其用户群体成为可能;制造商籍强大的生产与品牌能力,向下延伸,嫁接零售商自有品牌或寻找店中店、独门品牌门店等渠道模式也同样成为可能。这两种方式,都是零售行业的本质之一:商品力。

2)中小生产厂商具备了与零售商协调商品和资源的意识与能力。这是零售商可以转型制造型零售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中小零售企业而言更是如此。由于生产与流通完全是两个概念,长期以来,制造商很难适应零售商对自有品牌订量小、规格多、品质高、快物流等要求,但随着供应体系的成熟,商品和生产资源可以更个性化的调配,再加上市场环境的变化倒逼,供商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中小生产厂商从意识上开始觉醒,只有适合新的渠道需求,才能与零售商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从这个角度而言,这确实是一个制造型零售难得的好时代。

3) 提供售卖解决方案将会成为未来生产商转型的亮点。截至目前,中国的流通现状是,生产商仍然更多是生产产品,零售商则提供售卖通道销售产品,双方的协同协调的水平还有太大的提升空间。这一点日本流通业的发展路径应该是中国零售业的借鉴对象,即生产厂商针对整个社会、经济、消费形态、不同用户需求,提供非常细分的产品,并有完善的售卖解决方案——零售商只需在前台演绎好销售场景即可。未来,这将成为中国制造商转型的亮点。

4)仅限于贴牌的制造型零售是不可取的。我国目前零售渠道中,自有品牌占比大部分在3%左右,好的能到5%,未来增量空间巨大。像生鲜传奇这样的已经达到20%,良品铺子这样的休闲零售业态高达90%以上,盒马鲜生等新零售企业的自有品牌占比也在逐步攀升,它们正在用制造型零售来构筑行业的竞争壁垒。但不得不指出的是,相当多的企业在拓展自有品牌的同时,名义上是做制造型零售,实际上却只是纯粹的贴牌,根本无力介入产品的原料、研发、生产、营销等环节,属于最初级的阶段,或者说“粗制滥造”的制造型零售,这种方式打的仍然是信息不对称的时间差,既不可取,也不可能长久。

9-技术/黑科技会多大程度影响商业?-

近几年来,零售业的转型和变化,技术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支付技术、移动互联、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零售等,无一不是在技术的推动下改变着行业,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毫无疑问,技术在商业上的成熟和不断突破,一定会发生裂变。还有一句话也是不变的:没有技术武装的零售,未来将越来越变得一文不值。

1)技术会改变零售业的生态。这一轮商业的变革是由技术驱动的——笔者依然会维持这一观点。技术让卖场情景更丰富,技术让营销更加多样化,技术让商品会说话,让互动更直接,让用户画像更准确,让数据更精准,让未来的商业充满想象。可以说,技术已经深刻地改变了零售业,未来这一趋势将是加速度的,甚至会重构零售业的生态。

2)技术颠覆不了零售。零售就是零售,零售是技术,但技术替代不了零售,而只能升级零售。零售是一个由人、门店、商品、设备等各个环节组成的一个系统,技术是其中的一环。技术可以让零售变得更高效、更便捷、更美好,但尽可能放心,技术只会为零售所用,而零售不会成为技术的奴隶——至少在人工智能尚未超越人类智商,或者取代人类管理世界之前,不会。


3)技术给了中国商业弯道超车可能。正是因为技术上的应用与进步,中国商业在创新上的裂变与迭代速度,已超过其他国家。事实上,尽管我们在运营技术上还有不小的差距,但现在再去欧美国家与国际零售巨头们交流,他们更关注中国零售业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带来的商业的变革与新的市场机会。所以,未来技术的发展还将在商业的升级上带给我们更多的惊喜,未来的商业将变得更加不可预测。

10-资本离场/冷场的概率会有多大?-

零售业本没什么资本,但因为新零售来了,资本也就疯狂了一把。2018年第一季度投资金额前三大行业分别是互联网、连锁及零售和金融。看到没有,连锁和零售位居投资金额第二。

只不过,阿里和腾讯已经结束了第一阶段的用钱砸的圈地大战。该投资的标的已经基本入局。其他跟风的资本也在2018年下半年开始冷静了许多。如果让我来判断,至少2019年,再高喊渠道价值再现,资本也不会像前两年那么热情或是盲目了。

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投资市场热度还算可以,总投资额同比上升14.7%。但受宏观环境影响,募资与退出情况均不理想。

微信图片_20190124100326.jpg


▲2017年5月~2018年5月VC/ PE募资情况

1)资本募资更难。笔者了解到,就连一家很知名的投资机构,2018年下半年发行一支基金,都没有LP愿意投钱——主要是受金融监管趋严,没钱投了。清科数据也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共新募集1318只基金,募集完成基金规模共计3800亿元,同比下滑55.8%。另有数据表明,上半年,国内VC/PE完成募集基金425只,同比下降19.51%;完成募集基金规模341.2亿美元,同比下降74.59%,仅相当于2017年全年募资金额的28.74%。

还有机构预测,受经济环境和《资管新规》出台影响,2018下半年私募基金预测同比增长率下降到30%以下。

没有钱了,拿什么投资给你?

微信图片_20190124100331.jpg


2) 等待资本输血的零售企业将面临严峻挑战。2018年春晓资本因为投资P2P爆雷事件,由于其投资布局了不少便利店企业,因为后续难以支持和履约,直接会导致这些企业接下来的融资和发展都会爱到影响。靠资本驱动的零售企业,一旦资本断粮,基本上不可能有自我造血功能,未来命运堪忧。这值得从业者高度重视。

3)零售业是个长线生意。这句话是对投资机构说的,零售业是非短期回报的项目,回报周期相比互联网、电商等项目,周期都要长,而且回报率也远低于这些行业。所以,有时候也会思考,为什么仍然会有这么多资本涌入到这个赛道。不过,零售行业的稳定性也是其他行业所不具备的。换句话说,让它一炮而红,或者短期内有几十上百甚至几百倍的回报率难,但想让它一天死掉,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零售业现金流充足,个别纯粹圈钱或干巴巴等着资本注资烧钱才能活的零售业创新项目除外)。而且,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下,消费市场是唯一一个抗风险能力最强的行业,只要社会和经济基本稳定,这个行业仍然拥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4)头部企业仍有机会获得资本扶持。没有不好的行业,只要不行的企业——这句话虽然俗到极致,却也不无道理。对大部分零售企业而言,至少短期内不要再抱资本降临头上的希望。但那些逆境中能够继续领跑的企业,或者在模式创新上极具亮点,能够解决商品、效率和服务痛点的企业,仍然会获得投资机构的青睐,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