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建筑时报”和“清华EMBA互联网协会”主办、筑客网络技术(上海)有限公司承办的筑集采2016“建筑+互联网”行业峰会在上海举行,本次峰会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0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建筑行业协会、互联网企业、中欧和清华同学会、合作银行、投资机构、媒体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堂。
筑集采创始人须峰现场分享了主题为《新常态下筑集采对建筑业的思考和探索》,下面是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作为本次上海峰会的承办方,我代表“筑集采”欢迎各位行业领袖和精英的到来。我今天发言的主题是“新常态下筑集采对建筑业的思考和探索”,旨在探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旨在探讨“互联网+”浪潮下,产业互联网给建筑业带来的新机遇;旨在探讨营改增焦点下,建筑企业集采之道;我们”筑集采“作为中国领先的建筑供应链B2B集成平台,也是中国首家集PC、APP、微信于一体的建筑信息化集成平台,希望通过介绍我们“筑集采”平台在“新常态”下推动建筑业发展所做的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探索,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讲到“新常态”,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习主席在2014年提出后,迅速成为解读中国社会发展新状态的热词。我们可以说:5月前“大量资金外流”是新常态,6月“太少资金流入”是新常态,现在中国和外国投资者都说:“现在不要买入中国资产”是新常态。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探讨“新常态”下建筑业的“新常态”。
建筑业的“新常态”1:中国已基本告别了快速做增量经济的时代,建筑业基于规模、速度和人口红利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将难以为继;
数字表明,我们建筑业增速整体放缓:2014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7.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2%;2015年,全国建筑业总产值为18万亿元,增速降到2.3%;2016年,我们预计全国建筑业总产值继续呈增长态势,但结构会发生变化,房建降,市政基建升。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用工成本大幅上升。这里不展开了。
建筑业的“新常态”2:新材料(绿色低碳)、新技术(BIM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将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产业互联网给建筑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材料(绿色低碳)、新技术(BIM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这里我不一一展开,重点谈谈产业互联网,谈谈B2B电商。大家都知道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标杆是以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BAT三巨头。可这三巨头没有一家诞生在上海,让很多人难以理解,甚至为上海惋惜。上海拥有诞生BAT巨头的所有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总量巨大,人才众多,可依然错过了BAT。上海似乎痛失了互联网的风口。可就在很多人抱着这种陈旧思维的时候,以上海钢联、找钢网、欧冶云商为代表的一批B2B电商强势崛起,刷新了很多人对上海互联网的固有认识。
说到B2B电商,大家首先会想到阿里巴巴、慧聪网、上海钢联等老牌电商网站。这些老牌电商网站以企业店铺展示起家,通过信息展示,以收取广告展示费用的模式赚取利润,完成电商1.0时代财富创造。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这种“黄页”模式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新常态的到来,市场萎缩、订单减少,产品销售出现困境,企业迫切需要在线寻找商机、寻找订单、在线完成交易。更为重要的是利用互联网的高效、透明来去中间化、高效直接地完成B2B两端的交易,从而降低交易成本, 提高交易效率。当企业不再满足于信息的发布、获取时,B2B在线交易顺势成为电商2.0时代最大的风口。以找钢网、欧冶云商为代表的B2B电商2.0强势崛起就是最好的例证。
B2B垂直交易型电商模式与传统的B2B信息展示电商模式有着根本性区别,从单纯的信息展示服务转变为在线撮合交易服务,从泛品类的运营到行业品类的深度资源整合,从广告服务收入转变为以供应链金融、仓储和物流服务来赚取利润,从线上纯互联网运营走到了与线下传统行业深度融合。通过这种深度的融合,真正解决行业发展的痛点,为新常态下处于困境的企业拓展了市场,赢得了商机。当然,这些垂直交易型电商平台也获得了自身的发展,成为当下创投的热门投资领域。以找钢网为例,刚完成11亿的E轮融资,4年间融资总额超过20亿,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新常态下企业的危机成就了B2B垂直交易型电商的发展 ,而上海的职业经理人队伍专业素养高、管理经验丰富,也为B2B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创新支持和智力支持。
同样的道理,产业互联网给建筑业带来的不仅是挑战,更是发展的新机遇。由于对建筑业的理解并不专业,以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只解决了商业模式创新问题,并没有解决产品和技术创新问题,它们进入建筑业存在很多壁垒。而以找钢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研究的就是传统行业,做的就是存量市场,核心就是解决用户痛点,定位于供应链的优化,无限缩短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距离,服务的距离、物流的距离、金融的距离,聚焦、聚焦、再聚焦。与此同时,传统企业的人口结构也决定了产业互联网春天的到来,80后已经36岁了,已成长为企业中层以上的干部,拥有了一定的决策权,他们对互联网和电商的使用习惯、信任度和接受度基本形成。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筑集采应运而生。建筑业庞大的市场容量为我们“筑集采”平台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市场空间;而经济步入新常态,建筑业增速放缓,加上营改增,整个行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变得迫切,这又给我们“筑集采”平台为建筑业提供服务创造了机会。
筑集采,助集采。顾名思义就是助力建筑业的集中采购,解决行业痛点,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提升建筑行业供应链管理水平,这就是我们创立“筑集采”平台的初衷。
建筑业的“新常态”3:建筑业进入“营改增”时代,“营改增”倒逼产业互联网的发展;
2016年05月01日,“营改增”全面推广,明确建筑业按11%税率征收增值税。按照国务院相关部署,“营改增”改革将在“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
对于建筑企业而言,“营改增”将给企业的组织架构、营销模式、采购模式、财务管理、税务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等带来重大影响和挑战。企业也将面临刑事风险、税负风险、运营风险、对企业成本的影响等。
然而建筑企业的现状不容乐观。首先,建筑企业采购过程不规范,流程不透明。 其次,建筑企业存在层层分包的情况,多重层级造成管理的困难。再次,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普遍较低。最后,建筑企业对发票的管理不严格,开具的发票与真实的项目不能实现关联。基于“营改增”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具有双重效应,部分建筑企业的税负不减反增。
应对“营改增”,建筑企业的最佳模式是:“B2B”+“ERP”+“供应链金融”。B2B、ERP和供应链金融三者互为补充、相互联系。B2B平台为建筑企业提供采购的一站式服务,企业在此平台上会积累大量的交易数据,包括“合同”、“物流”、“资金”和“发票”等相关数据;ERP系统则将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管理。B2B与ERP的整合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交易过程的协同运作,使企业内外部信息流无缝对接。而供应链金融能为企业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与B2B平台对接之后,能极大地提高金融机构风控可信度,帮助金融机构降低放贷风险,方便快速放款;降低供应商的融资难度,提高资金周转率,从而也进一步减轻建企的采购成本。
时势造英雄,偶然中存在必然。我们“筑集采”在改造南通三建信息化的过程中,适逢其时,营改增成就了我们筑集采之道。
A “筑集采”:营改增焦点下,建筑企业集采之道;
在建设“筑集采”招投标平台之初,我们调研了平台的第一家核心采购企业南通三建,我们发现:材料、劳务、设备租赁占南通三建整个采购约90%的成本。所以我们就开始设想:是否可以建设一个第三方的招投标平台、通过在线招投标的方式来降低南通三建的采购成本?于是在2015年5月8日我们上线了“筑集采”招投标平台,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奇迹出现了:我们“筑集采”平台为南通三建降低了3%的采购成本。对于南通三建这样巨大体量的大型采购集团而言,3%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问题: 我们“筑集采”招投标平台到底与其他B2B招投标平台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能够帮助建企降低采购成本、应对“营改增”?
大家都知道,大型建企项目工地分散于全国各地,传统模式的总部集中采购存在大量的矛盾和对抗。以南通三建为例,三建在全国有很多分公司,各分公司项目经理各自进行辖区内的采购事宜。为了保证质量,降低采购成本,协同全国的供应商资源,总部一直希望能够进行集中采购。而营改增的全面推广,要么直营,要么自营,传统模式的总部集中采购势在必行。那么,有没有一种更好的采购模式?既可以达到总部集中采购的目的,达到营改增的要求,又可充分发挥项目经理的能动性?
现在,通过我们“筑集采”招投标平台,我们来推演一下。项目工地的采购需求依然由南通三建各地分公司项目经理发起,平台根据项目需求,通过设置供应商准入机制、评价机制、以及评标机器人等服务来规范和评价供应商,包括供应商是否是一般纳税人,能开具什么样的发票,票点是多少,历史成交信息和履约信息等,从而让建企更便捷地选择优秀、合法的供应商,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杜绝虚开、代开增值税发票的情况,为建企减负,并降低税务、刑事风险;但我们的评标机器人并不会越权替项目经理决定采购结果,依然坚持“谁采购,谁定标”的基本原则,最终选择谁,决策权还是在项目经理手中,我们只是提供数据支持和辅助决策。
与此同时,我们“筑集采”平台通过研发的管理驾驶舱,将项目发标、供应商投标、报价信息、中标信息等采购信息同步推送给公司管理层,公司管理层也可通过移动端“筑集采”APP 实时查看、了解整个采购过程,提高采购过程的透明度。我们的管理驾驶舱还可根据平台积累的大量交易数据构建起价格的比价模型(与历史数据比、与价格曲线比、与预算比),从而建立起真实的价格比价和指数变化体系,让公司管理层准确把握价格变化趋势,为未来建材采购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
针对“营改增”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我们“筑集采”平台也致力于为几万家中小建企服务,为其提供一套简易的解决方案,实现“筑集采”平台上建筑采购的“合同、物流、发票、资金”四流合一。采购合同上传、采购信息入库、采购收票、采购付款、物流信息等方面做到货物交易信息、付款与购货信息、开票信息的真实对应。通过“四流合一”提升建企采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让建企更快的适应营改增带来的变化,轻松完成合同流、物流、发票流和资金流的集中管控,应对后期进项发票抵扣时的税务稽查,为建企降低税务风险。
通过我们“筑集采”招投标平台、“四流合一”模块、管理驾驶舱、移动端“筑集采”APP既达到了总部集中采购的目的,达到了营改增的要求,又充分发挥了项目经理的能动性。所以说:我们“筑集采”招投标平台除了在线发布招投标信息,撮合采购双方交易,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外,定位于供应链的优化,无限缩短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距离,服务的距离,物流的距离,金融的距离等;致力于解决大型建筑集团采购精细化管理的问题,而非简简单单的将线下招投标业务搬到线上。这是我们“筑集采”能够帮助建企应对“营改增”的关键。
B“筑集采”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说到我们“筑集采”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就不得不聊一下传统建材采购中,供应商和采购商的资金痛点了。在传统的建筑供应链中,供应商始终面临着资金账期长、垫资压力大、融资成本高、融资渠道不畅等行业痛点。由于上游房企拖款现象严重、付款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建筑行业采购账期较长,建企往往要求供应商先行垫资,这对供应商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导致资金周转率极低。由于供应商大多为小微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受到诸多的限制,又缺乏除银行外的融资渠道,它们的资金需求更多的依赖于民间借贷渠道。根据小微企业情况的不同,通过银行融资的成本年化不超过10%,而民间融资成本在年化20%~36%,有些甚至更高。但这部分高额的融资成本最终还是通过报价转嫁给建筑企业。所以说:这种传统的采购模式无形中增加了建筑企业的采购成本和管理难度。
钢贸行业大洗牌也对我们建筑企业的支付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针对上述行业痛点,我们“筑集采”平台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打造“筑集采”供应链金融信息服务平台,以“筑集采”票据贷、现金贷两款核心金融产品来解决建筑行业采购资金痛点。
建企在采购过程中,在“筑集采”平台上产生了大量真实的贸易数据,这些贸易数据可作为供应商的资信凭证,当供应商遇到资金周转难题时,可凭借真实的贸易数据,申请“筑集采”平台的自由贷供应链融资业务,来帮助供应商提高资金运转效率,进而降低建企的采购成本。以“筑集采”票据贷为例,当平台采购企业确认收货时,供应商可以向平台发出请款要求。此时, 由“筑集采”平台开具相应额度的电子商业承兑汇票,供应商通过质押票据向平安银行申请贷款。汇票到期日,由采购企业向银行兑付汇票。这样既解决了资金账期不固定、货款拖欠的问题,对稳定市场采购价格、降低采购成本也有很大帮助。
上述“筑集采”金融解决方案是我们与平安银行合作开发的金融信息服务模块,通过金融产品服务的创新让“筑集采”合作伙伴更方便、更快捷的获取资金。
“筑集采”平台在金融服务方面还有很多创新的理念和措施,我们已经与平安银行合作完成平台线上支付功能,是国内屈指可数的实现B2B大额在线对公支付的电商平台,我们是上海市第七家金融信息服务平台。 更为重要的是,“筑集采”将与央行上海资信公司、数据服务平台(如上海市大数据众筹平台)合作,试水建筑企业金融数据征信服务,提升整个社会的征信力度。
建筑业的“新常态”4:财富创造的方式由勤劳致富、人口红利向互联共享、智慧人口红利转变,智慧互联、共享发展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基调。
我们“筑集采”平台成立时间仅一年多,人数也仅有30人,现在要做的工作很伟大但又非常艰巨,要完成千亿交易额,我们认为必须与行业内其他伙伴合作,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完成。我们坚信:与线上、线下等合作伙伴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智慧互联,共享发展才能分享到我们建筑业的智慧人口红利。这也是我们一个30人的小公司敢于做到一年500亿甚至1000亿元交易额的底气所在。
B2B电商平台的发展与B2C不同,我们既要有互联网思维,更要有传统建筑企业尤其是行业领头羊的支持。在我们“筑集采”平台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南通三建、南通五建、昌大建设、精工钢构、中城建等建企的大力支持。感谢您们为平台提供了大量优质的采购资源,我们“筑集采”平台将继续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努力创新产品、千万百计为您们降低采购成本,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辅助决策。希望通过互联共享,我们合作各方都能赢得更大的发展。
感谢平安银行,在我们“筑集采”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的产品开发上,帮助我们完成了电子商业承兑汇票的金融产品创新。通过这种创新,实现了“建筑+互联网+金融”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筑集采”平台上积累的大量真实的建材供应链交易数据,包括各方交易中产生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甚至是发票流等数据,为平安银行进行供应链中各种环节的金融服务(订单融资,仓储融资,应收账款保理、基于大数据风控的供应链金融等)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感谢鑫方盛,在我们“筑集采”商城平台的建设中,给予我们支持和启迪,利用鑫方盛商城成熟的产品和运营模式,让我们少走了弯路,为我们选择适合我们自身商城产品及运营的模式提供了借鉴。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站在建筑业的“新常态”下,迎着建筑+互联网的风口,愿我们建筑业各位合作伙伴一起顺风而行、顺势而为,一起做大做强我们建筑+互联网;从颠覆红海到创造蓝海,共同把握时代机遇,携手共建行业新生态;共同开启建筑行业万亿级市场新空间;为行业发展、产业转型做贡献。
我心里有一个梦想:希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筑集采”可以成为我们建筑业的阿里巴巴,成为我们建筑业的钉钉,成为我们建筑业的蚂蚁金服;成为我们建筑业集大成、博采众长者,成为我们建筑业智慧互联、共享发展的大平台。
谢谢大家!
--结束END--
投稿请发送至: 邮箱/tougao@2b.cn QQ/2799880133 微信/shawe_r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