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互联网:从辅助工具变身思维方式

2016-01-27 09:08:08

<a href=http://www.2b.cn/huodong/926/chanye.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产业互联网</a>:从辅助工具变身思维方式

产业互联网:从辅助工具变身思维方式

2015年是“互联网+”战略落地的元年。这一年,中国企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互联网工具开展交流沟通、信息获取与发布、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为企业“互联网+”应用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1月22日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就对企业的互联网应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我国企业而言,互联网不再只是单一的辅助工具,而是以思维方式和战略规划的形态存在于企业中。因此,这一次,让我们把视线从消费互联网上短暂抽离,通过这份报告的数据,去看看我国企业在互联网基础建设和应用层面上的发展状况。

“互联网+”融入企业战略

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有34%的企业在基层设置了互联网专职岗位,其中7人及以下微型企业比例为30.2%,而300人及以上规模企业设置专岗的比例接近四成;此外,有24.4%的企业不仅实现互联网相关工作的专人专岗,还建立了专职团队。

专职岗位和团队的设置,说明互联网成为企业正常运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仅有小部分企业或互联网相关从业企业才具备设置专人专岗的条件,而广大中小微企业在发展互联网业务时面临严峻的人才问题。随着企业互联网软硬件配置的逐渐完善、互联网活动开展的日益广泛和深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对具备互联网专业运维、研发、商业运营技能人才的需求量将会激增。

报告显示,目前在决策层主导互联网规划工作的企业比例为13%。“互联网+”传统企业的深入融合,不仅是技术与设备的应用,更重要的是从思想、战略层面引入互联网思维所倡导的用户至上、快速迭代、普惠服务。但是,目前大部分传统企业距离“互联网+”深入融合的发展层次尚远,最大障碍源自企业不肯打破思维桎梏,导致在转型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只有决策层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将其从工具层面、渠道层面提升至战略层面,才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先导力量。

在全面提出“互联网+”战略之前,已有龙头骨干企业先行的成功案例。家电、服装、家具等传统制造行业,出现了柔性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的新型生产方式:海尔集团、美的集团、红领集团、维尚家具等一批传统企业,首先转变发展思路,通过生产创新、销售创新、用户服务创新,占领行业先机。故应先一步贯彻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提出的以大型企业、以龙头骨干企业为核心,带动产业链上更多的企业参与变革的工作目标,从而以实际行动扭转思维定势,以实际效果打破转型阻力,是企业深入参与、社会经济全面实现“互联网+”的重要步骤。

创新服务与智能制造

备受企业关注

随着用户行为全面向移动端转移,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企业开展推广的主战场。CNNIC报告显示,在开展过互联网营销的企业中,35.5%通过移动互联网进行了营销推广。在各种移动营销推广方式中,微信最受企业欢迎,使用率达75.3%;其次是建设移动官网,比例为52.7%。

目前,微信公众账号推广与微店运营更适合中小微企业。腾讯发布的《2015年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各品牌微信公众账号总数超过800万;微店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微电商家数量达2926万,三线及以下城市开店数量占比达68%,80、90后微电商家占比为88%,对县域经济发展、年轻群体创业具有积极意义。

“十二五”期间,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互联网与传统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以信息网络技术和互联网思维为基础,服务模式不断在实践中演变发展、推陈出新,推动现代服务业迅速壮大,“互联网+”服务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报告显示,分别有22.0%、14.9%和10.1%的服务企业已开展或计划开展一站式服务、个性化服务、社会化协作平台等创新服务。

2015年,“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互联网+”协同制造重点行动、“中国制造2025”,任务和重点之一是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都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报告显示,目前分别有19.9%和11%的制造企业已经或计划采用相关的自动化制造和工业机器人;智能设备是“智能制造”实现的基础,柔性化与定制化生产则是在硬件基础上,融合先进的分析方法、管理手段、创新思维得以实现的,目前已有12.8%和16.8%的制造企业实践或计划开展。推动“智能制造”的实现,应在提高中小制造企业认识水平的同时,降低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门槛,包括控制成本、提升国产智能设备技术含量、优化产业配套能力等,从而实现智能制造从战略规划到落地实践。

互联网接入水平

与发达国家比肩

2011至2014年间,中国企业在互联网接入的基础建设方面,基本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而在2015年,各方面均出现显著上升:报告显示,中国企业计算机使用比例、互联网使用比例、固定宽带接入比例相比2014年分别上升了4.8个、10.3个和8.9个百分点,进步显著;其中,企业互联网使用比例首次接近九成。根据CNNIC针对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持续多年的调查研究,中国企业在多项ICT核心指标表现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大幅缩小,尤其是在设备与网络接入方面,基本实现与发达国家看齐甚至赶超。

企业广泛使用多种互联网工具开展交流沟通、信息获取与发布、内部管理、商务服务等活动。《报告》显示,在上网企业中,网上银行使用率达83.0%,与政府机构互动、在线办事使用率达79.3%,使用OA、ERP、CRM等。在此基础上,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将系统化、集成化的互联网工具应用于生产研发、采购销售、财务管理、客户关系、人力资源等全业务流程中,将互联网从单一的辅助工具,转变为企业管理方法、转型思路,助力供应链改革,踏入“互联网+”深入融合发展的进程。

2015年国家高度重视互联网发展,中国企业的“互联网+”进程正式拉开序幕。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明确指出11项“互联网+”重点行动,无论是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抑或是“互联网+”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还是“互联网+”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无不与社会经济各行各业紧密相关,无论企业的规模、行业类别、经营性质有何种不同,都能够在《指导意见》中找到明确的发展方向。且随着“互联网+”具体领域的推进计划相继出台和实践举措稳步落实,中国企业在互联网的基础接入建设与基本应用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